意大利弗罗西诺内美术学院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刘明 王佳琳】编者的话:前不久,一封封录取通知书飞入千家万户,莘莘学子叩开了更高学府的梦想之门。随着国家发展职业教育各项政策的不断落实,职业院校日渐成为热门话题。近日,《环球时报》记者走进河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保定技师学院和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了解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现状,探究德国双元制如何在中国落地生根、实现本土化,以及职业教育领域的校企合作是怎样提升就业质量的。

国际合作为职业教育全方位赋能

河北省保定技师学院身体力行地实现了德国双元制的中国本土化。所谓的“双元”指的是学校和企业,双元制是指将学生在高等院校或职业学院的学习与在企业的职业培训、实践相融合的一种学习模式。

受学校校区的面积限制,保定技师学院招生人数目前控制在300—400人,其中该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是热门专业。保定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崔欣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称,该学院自2018年开展中德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引入德国机电一体化专业双元制职业标准和考核体系,学生考取德国IHK证书(德国工商业联合会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有助于学生进入德国企业就职——编者注)“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学科式课程体系,采用基于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全部课程重构,开发本土化教材,目前已在6个年级11个教学班中应用。”

“双元制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欢迎,学生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方法也随着行动导向、教学任务导向,采用模块教学,跟企业一起合作,形成一系列教材。这些教材是活页式的,企业发展到哪儿,我们的教材就变到哪儿。”崔欣说。

“我们引入的德国课程体系只有大纲,没有配套教材。”他向记者介绍该校如何实现德国双元制的中国本土化,“我们将德国企业的培训条例与我们的大纲结合,形成一套本土化的教学模式,而且实践证明这套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在三教改革(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的基础上,我们学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找到了办学自信,也找到了能够在职业教育领域真正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定位。6年多的时间,我们不仅实现了德国双元制本土化,同时也让学生实现了高质量就业。我们大部分的学生就业首选的是军工央企,其次是德企。如果学生能够拿到德语证书,还能拿到德国的永居。”

“河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是河北省唯一一所公办国立全日制高等艺术院校,我们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国际视野。”河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院长张广军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现在全球一体化是大趋势,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几乎所有行业都需要进行创新和变革。如何做好我们工艺美术专业院校的国际化?重要的一点是‘走出去’,要看到整个世界当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同时也要‘引进来’,看到我们自身的局限和不足。”

河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坐落于保定,占地面积362亩;设有环境艺术设计系、数字艺术设计系等6个系部,开设20个高职专业;有在校生8300余人,教职工340人。在国际化方面,河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正在大力推进与其他国家高校的国际合作办学。该校在动画专业方面选择与韩国东明大学合作办学,因为日韩动画起步早、发展成熟,而且韩国东明大学的师资力量雄厚、培养成果较多。

该项目去年已经开始招生,把国外优秀的教学资源引到国内,让韩国教授来到河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教授1/3的课程,如此一来,国内学生不出国门便能享受优质的国际教学资源。

张广军坦言:“我们毕竟是专科院校,每一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有更好的发展。在国内的教育体制下,学生专升本还要考试。但我们跟东明大学签订协议,学生在国内经过3年学习以后可以直接去韩国升本科,如果学生想要继续深造,未来还能读研、读博,实现一体化的培养。”

与此同时,河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跟意大利弗罗西诺内美术学院签订了同样的合作协议,正在报批教育部今年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

“与我们合作的院校是意大利排名非常靠前的美术院校,它过去是给意大利王室培养宫廷画师的,目前在意大利公办院校里排名前十,也是马可波罗计划和图兰朵计划(意大利政府制定的中意留学计划——编者注)的执行院校。”张广军说,“由于它是意大利的公办美术院校,我们的学生去上学是免学费的,相当于考上了国外一所重点院校的本科。这种国际交流,尤其对我们专科学生来说,既提供了一个提升学历、继续深造的机会,又给了他们新的助力、帮助他们迈上更高的艺术台阶,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也响应“职业教育出海”的号召,2019年12月,该校联合天津市红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非洲马里建成全球首个中医药领域“鲁班工坊”,服务当地青年。

校企定向培养带来超高就业率

抓住区域定位后,洞悉企业需求成为落实学生就业的关键。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群的毕业生中,80%的人“就业无烦恼”。该校开设26个专业(方向),涵盖了护理类、临床医学类等。在校生达8000余人。

“2023届毕业生就业率92%以上,对口率88%以上。”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张彦文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容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市场对医学美容方面的人才需求很大。该校便组建产业学院,推进学徒制、订单定向培养——每年招收6个教学班均为学徒制班和订单班,80%毕业生在订单班企业就业。

“我们学校的就业率基本上能达到99%。不止我们一所学校,所有的技工学校都能达到95%以上。”崔欣说,“我校毕业生的平均月薪水平基本在5000—6000元,而在保定就业的中德班部分学生第二年能拿到1.2万—1.3万元。”

崔欣举例称,保定技师学院有13名学生参加中德国际青年交流计划,入职德国思灵机器人公司赴慕尼黑工厂实习,并将于今年9月以思灵机器人公司正式员工的身份在慕尼黑进行设备安装调试,此后多次往返昆山和慕尼黑公司以及驻其他国家的海外分公司,成为该公司重点培养的拓展公司海外业务的高技能人才。

“我们现在也在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学生,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在企业中进行实践,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张彦文说,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与三级医院及头部企业建立了9个产业学院,2019年至今开展学徒制班、订单班55个,医院、企业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学校了解到市场最新技术和企业需求后,能够更好地利用医院、企业的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有针对性地教学,学生则可以提前熟悉医院、企业环境,提升毕业后高质量就业概率。

截至目前,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联合同类院校和相关企业,共同开发并被国(境)外采用的专业教学标准4项、课程标准9项、双语教材7部,累计培训英国、马里、突尼斯、马来西亚、印尼等合作国师生及中资企业员工近1000人次。该校采用“校院结合、学训交替、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了职业教育“走出去”新模式。

需要正视差距、直面挑战

中国职业教育正在蓬勃发展,但仍面临不少挑战。张广军表示,尤其是在职业教育领域,西方国家有很独特的先进经验,我国教育部一直大力提倡学习德国的双元制,也是基于世界整个格局的发展现状,“在当前的经济大环境下,我们的职业教育跟德国等国家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需要正视这个差距。”

崔欣向记者讲述当前保定技师学院发展面对的挑战:“主要是学生的收费问题。以中德班为例,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在师资、设备等方面投入大量财力,但现有的免学费政策、补贴的学费并不能够满足实际教学与考试认证的需求,仍需要政府投入相应的专项资金。”他建议可以按照相应政策,在一定范围内收取学生部分费用,以保障项目的持续发展与推广。

为何德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如此成熟?崔欣说:“德国职业教育教师有两大特点,一是学历高,需要获得硕士以上学历,而且是双学位,还要有两年以上的见习培训;二是技能水平高,有的教师有大师证,每年还要保证参加一个月的实训培训,都是一专多能,能够跨专业教学。企业的培训师也要有大师证和培训师资格证,每年有2—3次进修,真正和企业深度接轨,做到终身学习。另外,德国职业院校的整个知识体系不断进行现代化改造和更新,以适应企业的变化发展。”

同时,他也坦言,“在中国的职业教育领域,师资力量鱼龙混杂,尤其缺少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理论课采用课堂讲授法,实训项目也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脱节。”

此外,崔欣认为,中国没有像德国那样严格的职业资格认证考核,而是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评价标准参差不齐,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考核内容与企业需求脱节,可能会造成人才培养方向的偏差。

崔欣表示:“尽管国内一直在推广校企合作,但部分企业会在用人紧张时将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对学生自身的发展毫无裨益。”

本文由美行思远留学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xsyedu.com/90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