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业大学毕设管理系统
以下文章来源于A05工作室 ,作者唐小风
本文转自A05工作室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
当下毕设
当下国内建筑学的联合毕设和跨界毕设层出不穷,再加上各种热热闹闹的评图,可谓是五花八门、各显神通。但是各校也都反馈出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毕设越来越不受学生们重视,毕竟该出国的出国、该读研的读研、该工作的工作,大家已经无欲无求。在毕设的学期中,甚至笔者感觉很多同学拿驾驶证的积极性远大于拿毕业证的积极性,其中缘由不言而喻。
言过正传,那么现在的建筑学毕设到底应该完成什么?毕设与课程设计不同的拔高点又如何确定?毕设到底是要进行5年总结还是要“玩”出一个新高度?……总之,时代在发展,思路在变革,毕设要研究和思考的还真是不少。
城市问题
城市问题永远是建筑学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各校毕业设计为了拔高度,大多题目都以复杂城市环境为主要入手点。本次毕设是北方的寒地4+2校联合毕设课题,由河北工业大学出题,题目选址是天津市西沽公园南侧的“西沽南地块”。
西沽是天津市运河文化的兴盛之地,这里紧邻京杭大运河,是天津漕运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大运河的重要城市节点。这里曾经商贾云集、航运兴旺,但随着运河航运的衰落,西沽的经济日渐没落,近些年已经成为了私建乱建为主的低矮平房棚户区。但这里地处城市重要节点、毗邻大运河和西沽公园、同时场地内包括传统民居和工业遗存,这使得西沽片区具有复杂的城市问题,也成为了天津城市更新改造的“老大难”地区。
寒秋津卫图(网络图片)
拆迁之前的西沽航拍(网络图片)
西沽文脉
西沽地区既有鲜明的运河文化背景,同时也是天津本土街区和居住文化的代表,这里承载了几代人的城市记忆。从2018年开始,西沽南片区的棚户区陆续进行了大规模的拆除工作,除了少部分重要历史遗迹被保留之外,片区内的棚户区被彻底拆除。拆迁后西沽的居民肯定是外迁安置,居民生活的空间应该是得到改善,但是西沽南地块的原有历史街区肌理却荡然无存,这也受到当地一些文化人士的批评。老城区和城中村一直是城市更新的头疼问题,中国的城市发展不像欧洲那么循序渐进、一脉相承,所以城市建设会带来一些负面发展区域,但是先拆除后思考,确实也显得简单粗暴了一些。
本次毕设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既有很多记忆同时也几乎是一片空白的基地,西沽地区多年来有很多城市发展的相关设计研究,但大多是建立在原有街区保留基础上进行的。现有基地的拆除,使西沽南地块重新回到了原点,也面临着全新发展和历史延续的选择问题,本次毕设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的探索思考。而本文选择的两份毕设作业,不约而同的把关注点都放在了西沽历史街区和传统建筑上。
拆迁后的现状
2021年的现场调研照片
脆脆的西沽文化艺术中心
脆脆同学在笔者眼中是乖乖女,典型河北学霸,理工和文艺气质一半一半那种,保送到同济大学建筑学研究生。以脆脆同学而观点来看,虽然场地的建筑大多已被拆除,她更希望用现代的建筑语言去重现西沽地区的场所精神。在设计中挖掘“隐性”的城市记忆,同时与场地内的“显性”保护建筑形成对比与呼应。
脆脆同学的选题是西沽文化艺术中心,这是一个集地域展示、旅游接待和文化演艺为主的复合建筑,典型的文化类建筑类型。在小组的城市设计基础上,基地选址位于北运河岸边、北临保护民居建筑、西临规划的文化商业街区,使得建筑在地块中具有比较复合的场地影响,也创造了一些可以拓展的建筑空间态度。
最终的设计迎合各方面城市环境来进行布局,创造了鲜明的内院空间。特别是在滨水一侧打造立体的建筑观景平台,形成了良好的看与被看的关系;在保护建筑一侧形成院落互动,通过全新的坡屋顶形式与传统民居对比呼应。
佳伟的西沽民俗园
佳伟同学在大学低年级梳马尾辫,高年级剃光头,是个无可争议的文艺男青年。正如佳伟的城市设计小组所述——西沽原有街巷肌理富于特色,是旧时经济活动和市井生活的最好见证。已拆除的建筑虽已不适应当代生活使用需求,但其中展现的尺度和密度的舒适状态、步行优先的街巷空间等观念仍然是值得思考和借鉴的。
基于上述思考,佳伟同学力争在现代商业空间聚落中挖掘传统文脉,将西沽街巷的原有肌理进行挖掘和提升,西沽民俗园成为了实现理念的载体。西沽民俗园是其小组城市设计阶段规划的商业街区一部分,北侧毗邻西沽公园,是以西沽地区天津民俗文化展示、民俗工艺体验、民俗曲艺表演等为主的综合性文化园区。
在佳伟同学的建筑体系中,建筑就应该是简单实用来解决问题的,也应该是实打实的来建造的,而不是过度的表现自我,笔者在认同其理念的同时也在适度激发他的空间趣味性和材料丰富性。佳伟的设计希望以街巷为主要交通组织来入手形成现代商业组团,通过立体院落和空中连廊来丰富空间形态,同时对天津民居进行演化进而植入地域文化特征。
结语
多校联合毕设拓展了各院校城市建筑研究的机会,笔者和毕设团队也是首次进行天津城区的课程设计,对天津的城市文化认知在深度上应该还有很多不足。本文两份作业的建筑规模尺度并不大、建筑功能也并不复杂,但是都对文脉进行了很好的思索,也对西沽地区的传统“院”与“巷”进行了相应研究。回避建筑的高大上和假大空,而立足城市的现有问题、挖掘街区的文化记忆,这也是这两份毕设作业的可取之处吧。
(注:本文图纸版权归史翠雅和崔佳伟同学所有)
本文由美行思远留学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xsyedu.com/82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