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艺术(多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是什么)
今天小编带大家线上参观徐汇艺术馆,一起去看看“妙像焕彩 化境入微——西藏日喀则地区13-15世纪壁画专题展”,看古老的壁画和炫酷的多媒体艺术碰撞发生了怎样的奇妙反应。
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也是上海对口支援日喀则的第27年。历经两年时间精心筹备,“妙像焕彩 化境入微——西藏日喀则地区13-15世纪壁画专题展”于2021年11月19日正式对外开放。展览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汉藏艺术交流为切入点,通过艺术史研究的角度,立体展现在与汉地密切交往过程中日趋成熟且独具特色的藏族艺术。
展览概述
汉藏文化艺术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和深刻联结。本次展览以日喀则地区萨迦寺、夏鲁寺、白居寺三座寺庙13-15世纪壁画为载体,带领观众跨越地理的阻隔与文化的藩篱,逐步揭开西藏遥远神秘的面纱。这些精美作品对于普通观众甚至艺术专业人士来说都十分遥远和陌生。徐汇艺术馆用了两年时间,多次前往西藏日喀则地区实地考察,翻阅数百万字的文献资料,对当地珍贵的壁画遗存进行了专题梳理。
展览以日喀则地区13-15世纪壁画风格的流变为主轴,以汉地艺术技法和图像元素的融入为辅轴,解读这些古老壁画的绘制过程、构图、用色、线条及其变化等等,展现藏族绘画在吸收大量汉地艺术的基础上,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同时展览里还融入了凉州会盟、汉藏工匠交流、江孜保卫战等历史故事,延伸出更加丰富的历史图卷,激发更深层次的文化认同。
徐汇艺术馆希望能够通过本次展览,以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绘制精美的壁画图像以及形式新颖的多媒体艺术吸引观众关注西藏文化传统,甚至在将来能够亲身走进西藏,领略大美西藏自然风光,体验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感受藏地文化的无穷魅力。
在展览策划、展陈方式上,策展团队动足了脑筋,在400平米的展馆内精心布局作品和空间,不仅有高精度印刷复原的大量壁画,重要图像旁边辅以文字、图示等说明汉藏艺术的相互融合、发展的过程,而且十分重视观众的观看体验,以壁画为原点,结合当今多媒体数字艺术,携手上海美术学院数码艺术系,创立“2021上美数码×徐汇艺术馆藏地文化数字创作营”,以“万物之灵、超越之境”为主题,从媒体传播、数据设计等角度,开创研习创作,历时一年不断讨论、试验、调整,结晶出《藏轮》、《万花筒·无尽之镜》等6件多媒体互动的作品,完全改观了以往壁画展静态的展陈方式,甚至连卫生间的镜子都藏有惊喜。
作品精读
此次小编着重通过四件作品的精读,为您揭开西藏遥远神秘的面纱。
01
妙像焕彩 520众筹计划
由策展人唐丽青亲自绘制了这幅白居寺吉祥多门塔中的绿度母壁画的线稿,铺满整面展墙的线稿,拆分成520份11x11cm的局部画片,前来参观的观众可以将11x11cm的局部画片进行填色,也可以将画片认领回去在2周内进行创作,不限制用材、笔触等因素,鼓励大家打开脑洞尽情发挥,让数百人跨时空共同完成这幅集体创作,作品将在整个展期内不断生长、变化,在展览的最后一天5月20日,提供了局部画片的观众可以参与撤展,再把520个局部画片带回家。来看看众创过程中脑洞大开的观众们是怎样完成自己的创作吧。
02
白盒子与400页定制画册
为了能更加立体地呈现展览,让观众看到更多、更精美的壁画,徐汇艺术馆专门定制了一本特大开本的精装图册,每页长685mm宽500mm,共400页。整本图册几乎涵盖了目前留存的西藏日喀则地区13-15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壁画,从排版到印刷都是由设计团队精心构图制作,经过了几十稿的反复推敲修改,尽可能地呈现出壁画原本的色彩与张力,是国内极其少见的收录数量多、图像记录真、印制质量精的一本西藏壁画集成。馆方为画册设计了专属的“白盒子”展示空间,纯白的空间中这本彩色画册在支架上展开,如同绽放的绚丽花朵,现场播放着在日喀则收录的声音,让观众在充满沉浸感的氛围中与壁画相遇。
03
1:1复制殿
为了让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徐汇艺术馆特地还原呈现了白居寺吉祥多门塔第二层第十六间。在这间1:1的复制殿里,观众能有机会对当地的空间有更加真实的体验。
吉祥多门塔是白居寺建筑群中最高的建筑,全塔共76间佛殿,每一间都绘满了精彩的壁画,共绘塑了近三万身佛像。各殿壁画的一般格局为一面墙为塑像,其余三面皆为壁画。壁画一般从50厘米高度起直画到顶部。壁画构图注重与主尊造像和佛殿结构的协调,通常有中心构图、叙事体构图和二者结合的构图方式。线条以铁线描和游丝描最具特色,与汉地绘画将“线”作为独立艺术语言的方式不同,吉祥多门塔壁画中的线条是通过画面疏密关系的处理来发挥其作用的。比线条更具表现力的,是这些壁画对色彩的处理和运用,虽然色彩种类十分丰富,每一种颜色饱和度也都比较高,但画师通过色彩的对比与和谐进一步凸显画面所要表达的形象气质和主题,色彩的巧妙运用不仅没有让画面浮于繁杂和艳丽,反而使无论低眉慈目的静像神或是威猛刚烈的怒相神,都透露出一种宁静肃穆之感,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
04
藏轮
除静态展示大面积壁画图像外,徐汇艺术馆还将展厅二楼打造成了一个富有机械美感的多维艺术空间。通过壁画图像、装置模型、多媒体技术等方式,对古老壁画进行二次创作,打造了费纳奇镜交互装置“藏轮”、“万花筒”空间折射等装置。这件“藏轮”作品,三层的镜像转动装置颇似一件转经筒,利用视觉滞留现象,通过循环旋转的动画装置,观众可以看到多个壁画形象的“活”了起来。
在馆内一些作品的互动中,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图改变作品的结构或者打破作品原有的秩序,使壁画艺术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生命体。配合周围一系列虚幻的视听效果将观众置于迷离又真实的幻境之中,感受无边无际的壁画带来的极致之美。一系列互动体验装置打破了观众只能被动观看古代艺术的呈现方式,让二维的古老壁画焕发出新的生命;让每位来访者在多种感官的氛围中感受壁画的故事;让观众在好看、好听、好玩的体验中感受西藏壁画艺术与当下生活,与现代思想的碰撞、共鸣或启发。
本文由美行思远留学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xsyedu.com/7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