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建筑学什么水平

我只能说武汉大学是一所有良知的大学,应该予以赞扬!

转专业完全遵循学生的意愿,给了年轻学子更多的选择,这才是当下中国大学应该走上的道路。强扭的瓜不甜,有些学校提前批录取进来可以调剂,但不允许转专业。如果谁觉得这件事很难接受,那我只能说您是象牙塔里的仙人,或许还不自知。

另一方面我也很欣慰00后获取信息的途径多效率高,能够极快应对现状。我很早之前在平台上就说过:建筑学专业就是一个精英专业,并不适合所有人。

其实建筑学在国外早已是一个“相对贵族化”的专业,这个贵族化倒不是说身份地位高才能去读,而是需要有良好的经济背景的家庭才能负担得起的专业。比如在英国,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建筑师,必须接受至少五年的高等教育,支出就要高达10万镑以上,因为建筑系的开销要比绝大部分专业的开销要高,对普通家庭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尤其是这里面也包括打印图纸、制作模型、海外考察等等各种额外开销。曾有过调查,45%的英国建筑系学生认为他们这一辈子都不可能赚到足够的钱去偿还读书时的学贷。

英格兰和威尔士全日制Part 1&2学生的平均年费用达到了23978镑(包括各项具体花销)

然后建筑学专业另一个特点就是“高强度”,画图做模型不停地Review准备考试,为了作业熬夜通宵对全世界建筑系学生来说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同样有过调查,35%的英国建筑系学生表示“通宵工作”的频率非常高,如果碰上那种很很“事儿”很讲究的老师,平时吃不好喝不好睡不好可以说是家常便饭,更有甚者患上心理疾病,所以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做支撑,别说半工半读不大现实,就算是钱到位了很多人的身心还不太能跟得上呢。

建筑行业“过度工作”可以说是常态,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成为建筑师的必要条件

所以这个“精英专业”的建筑学,大家看看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建筑顶流大师:“华人之光”贝聿铭,贝老什么家庭条件我想大家都很清楚吧,世家大族的后代,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其它家族成员背景也都相当显赫,1935年,18岁就前往美国宾大和MIT攻读建筑系,之后又去了哈佛读硕士。再看女性建筑师的代表扎哈,她的父亲是伊拉克当地的富有企业家,从小就送她在英国和瑞士就读寄宿学校,这种例子不要太多。

贝家曾经的私宅,也是苏州四大园林之一的“狮子林”

关键是他们本身自己天赋够,能力强。当然也不是所有建筑大师都出身如此优渥,比如安藤忠雄,并非出生在大富大贵之家,也未接受过传统建筑学教育,二十多岁大学毕业后利用拳击比赛赢得的奖金环游全球,观察各地建筑,对自己未来的建筑生涯有着极大的影响。

现在国内的求职我想大家都知道别说gap year,连gap month都不被社会“允许”来尝试自己想做的事,更别说环球旅行了。大部分人还没毕业就得立马投简历去找工作以解决生活问题,有多少人是内心真心认可喜欢自己的职业的呢?

安藤忠雄二十多岁时的环球旅行线路

说这么多,不是说经济相对困难的人就不能读这个专业,只是说建筑学对个人要求太高,入行很慢,并且收益更慢。如果家里指望你一毕业就能出去赚钱,补贴家用就不适合学这个专业。但偏偏过去20年里,史无前例的房地产行业红利砸中了中国的建筑师,让大家以为建筑学这个专业就是对口搞钱的专业,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现在无非是在慢慢回归常态,但也只是一下子来得猛烈了些,来得过度悲观了些。

当然了这也侧面反映了我们的高校是落后市场的,而不是像发达国家高校超前市场。所以从高校层面应该更大程度上进行跨学科融合,吸纳前沿技术和人才反哺大学这个平台。始终落后于市场,什么行业火,大学就一窝蜂地涌入去开设对应专业,自然市场是会给出答案与教训的,行业一旦熄火,大学和专业面临什么样的状况大家也都看到了。

从学生层面来说不用过度恐慌,各行各业最后都会达成某种平衡。放眼全球,西方国家经历过无数次的经济危机与社会变革,但建筑学始终存在,建筑师这个职业也始终在发展之中,薪资也基本上在各国处于当地平均水平,不容易大富大贵但也绝非低收入阶层。心态调整好,学好自己所热爱的知识,掌握该掌握的技能,提前适应市场周期和波动,这才是最重要的。

发展已数百年的纽约,如今仍在进行大建设。

本文由美行思远留学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xsyedu.com/71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