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萨大学建筑学

西史声称,茛苕纹(acanthus)起源时间很早,最早应用在古希腊柯林斯柱的装饰上。

何谓茛苕?

据说,茛苕是生长在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的一种低矮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拥有美丽的锯齿形叶子与优雅的姿态,被古希腊的艺术家广泛应用于装饰艺术之中,从所谓的拜占庭风格、哥特式风格,再到文艺复兴风格,茛苕叶几乎是所有古典风格中最普遍的装饰主题,不管是梵蒂冈的枝状烛台,还是罗马的万神殿圆柱、巴黎圣母院的墙壁,都将形式各异的茛苕叶纹饰刻于其上,因此,茛苕是古希腊、古罗马卷草装饰的典型代表,更是巴洛克、洛可可风格的主要纹样。

不仅如此,西方还煞费苦心地炮制了一个有关“卷草纹”的西来学说。

奥地利艺术史学家阿洛伊斯·李格尔(1858-1905,或译里格尔)在《风格问题》一书中宣称,该纹样最初起源于远古的古埃及文明。古埃及工匠以莲花和纸莎草为原型,并将其作卷草状,连续起来,形成纹样后用以装饰墙壁,最后在克里特发展下成为波浪型纹样。

在古希腊,则以莨苕叶作为主要的纹样题材,二者分别产生,融合在一起,便形成了卷草纹的原型。

起源于古埃及、阿西利亚和希腊的卷草纹传入罗马,途经西亚,传入印度并被用于佛教,在南北朝时代随着印度佛教东传,经由南、北丝路和海路传入中国。

由此,有中国学者便人云亦云得出结论,卷草纹在未进入我国前就不是一种固定形式,而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中进行看不断地糅合和演变。

就职于大英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的英国著名中国艺术考古学家杰西卡·罗森(Jessica Rawson,1975-1994年间担任东方古物部主任)还特意写了一本书《莲与龙:中国纹饰》(Chinese Ornament: The Lotus and the Dragon,1984),研究早期中国与欧亚大陆间缠枝花卉纹样与动物纹样传播变化,最后得出了卷草纹从古埃及、古希腊西传,最后通过佛教传入中国的结论。

然而,当把目光投向所谓的茛苕时,却发现了一个问题,怎么欧洲的茛苕有点与西方书中声称的有些不一样呢?

发现了吗?叶子很肥大,很宽阔

上海的茛苕

西人书中的欧洲茛苕,其叶片的形状显得很“瘦”,且明显带刺,颇为“锐利””

再看西人的所谓茛苕纹案,乍看有点像,可仔细再看呢?有没有区别?带刺吗?不带刺吧?

与华夏的牡丹花纹样(唐草纹的一种)像不像?

根据陈亮《茛苕纹研究在中国的接受史反思》一文:

“茛苕Acanthus的译名中,最早采用“茛”字的是在1944年沈理源出版的《西洋建筑史》,作“毛茛叶饰”。毛茛学名Ranunculus japonicus,黄色花瓣5片,倒卵形,亦称洋牡丹,而被认为acanthus得名所源自的原产于南欧的Acanthus spinosus的叶多刺,二者的科、属皆不同,完全不是一个种。”

呵呵,原来,所谓的南欧原产“茛苕”就是叶子瘦小、还多刺的那种、与别的地方的茛苕压根就不一样啊!

说“茛苕纹”来自于欧洲这种叶片瘦小、还带刺的“茛苕”,好像有点说不通吧?

啊呀呀,原来披着马甲的茛苕纹(acanthus),在中国就多称作忍冬纹啊!

青华道人特别指出,acanthus就是对茛苕的记音,acanthus去掉a,can(茛)+ thu(苕)。

在中国,汉代图案中就已有大量卷草纹。南北朝时期,卷草纹广泛应用于碑刻边饰,风格简练朴实,节奏感强,在波状组织中以单片花叶、双片花叶或三片花叶对称排列在主干两侧,形成连续流畅的带状花纹。敦煌莫高窟的北朝壁画中多绘有卷草纹,其素材便多取自忍冬。

这个构建西来说的阿洛伊斯·李格尔,1905年就去世了,他的大作《风格问题》据说1893年就完稿了,可为什么英文版却迟迟难产,要过了整整100年才出版呢?莫非怕顾客买的书太薄,集百年之功删删改改,增厚了不少,以回馈读者?

陈亮《茛苕纹研究在中国的接受史反思》内容提要:

欧洲所谓的茛苕纹

中国的唐草纹

欧洲所谓的波状茛苕纹,三叶的

波状唐草纹,详见长广敏雄、水野清一《云冈石窟装饰の意义》,第9页,三叶、四叶、五叶的都有

西史叙事中,“茛苕纹“最初来源于古希腊柯林斯柱装饰物,这一说法是谁提出来的呢?

原来,这个说法是罗马工程师马可·维特鲁威(Marcus Vitruvius Pollio,约元始前75-元始前15年)在其著作《建筑十书》(The 10 Books On Architecture Vitruvius)中提出来的。据称,古希腊建筑家、雕塑家卡利马科斯(Callimachus)发明了科林斯柱式。

西人为此特意编造了一个美丽的故事:

科林斯这个地方有个美丽的少女,正当她快要出嫁时,突然生急病去世了。家里人都很悲伤,与她日夜相处的一个保姆更为伤心,于是把少女小时候玩过的玩具和其它心爱之物搜集起来,装在一个花篮里,放在那少女的坟墓上。第二年春天,坟上长出了一棵毛茛花,茎叶越长越多,竟把这只小花篮环绕起来,形成一个十分美丽的形态。卡利马科斯(Callimachus)从中获取灵感,设计了一种柱式,上部是藤蔓似的涡卷,下面便是毛茛花的茎叶图案。

《建筑十书》是西方古代保留至今惟一最完整的古典建筑典籍,于元始前27年由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撰写,约于元始前14年出版,全书分十卷(所以叫十书),内容包括建筑教育、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材料、建筑构造作法、施工工艺、施工机械和设备等。

因此,西人将《建筑十书》称为世界上第一部建筑学专著,赞誉其在古罗马建筑理论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书中关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和建筑构图原理的论述总结了古希腊建筑经验和当时罗马建筑的经验。

可是,问题来了,元始前14年出版,中国的印刷术传入欧洲大约是1455年,古腾堡圣经(Gutenberg Bible)才是西方第一本印刷品,中间相隔了1469年,下面这本书是怎么回事?元始前14年的欧洲,用什么作为文字的载体?

在西方的宣传语境中,维特鲁威简直就是神一般的人物:

身为古罗马工程师,他出身于一个富有家庭,受过良好的文化和工程技术方面的教育,早年先后在恺撒和屋大维麾下从军,在直属军事工程单位中工作,受到屋大维的眷顾和支持,并因建筑著作而受到嘉奖。他是一位“希腊学”的学者,熟悉希腊语,能直接阅读有关文献。他的学识渊博,通晓建筑、市政、机械和军工等项技术,也钻研过几何学、物理学、天文学、哲学、历史、美学、音乐等方面的知识。

看到维特鲁威在凯撒麾下从军,基本就可以断定他是个虚构的人物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凯撒也是虚构的。

凯撒为什么是虚构的,详见笔者之前的文章:灭失600年,郑和舰队资料终于重见天日,甚嚣尘上的伪史弥天大谎是时候该被彻底终结了

1986年,中国出版了《建筑十书》的第一个中文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也有不同版本问世。

那么,这么一本被西方奉为世界第一、西方古典时代唯一幸存下来的建筑全书、也是西方世界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一本建筑学著作,其内容究竟如何呢?

在历史上撰写西方建筑学第二本书《建筑论》(De aedificatoria)的莱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1404-1472年)在该书中悲叹:《建筑十书》简直就是用错误百出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拼凑起来的大杂烩,如果维特鲁威根本没写这部书还会好些!

(其实,阿尔伯蒂也被怀疑是虚构人物。因为担心维特鲁威被推倒,那么西方建筑史就会断代,有鉴于此,必须继续创造新的人物来接替他,填补空白)

后世,许多学者认为维特鲁威的拉丁文十分糟糕。其文字虽雄心勃勃,前言用雄辩体写成,但闪烁其词的修饰语、过分拉伸的语法结构、迂回曲折的事物描述比比皆是。

有意思的是,维特鲁威《建筑十书》第九版导论中还提到了阿基米德坐在浴缸里洗澡时突然灵光一闪,发现浮力定律,并奔上“西拉克斯街裸奔”大呼“我发现了”的故事。

故事倒是写的有鼻子有眼,可问题是,阿基米德生活在元始前3世纪,那时的罗马怎么会有浴缸?欧洲黑暗的中世纪都不洗澡、连厕所都少得可怜,马桶也没有,会有浴缸?如果千年前就有浴缸,有洗澡的生活习惯,为什么没有流传下来?

而且,那时会写“裸奔”吗?阿基米德穿的是什么衣服?别忘了,丝绸可是中国人发明的。

维特鲁威《建筑十书》记载的阿基米德,就连伽利略都在怀疑。

中世纪之后,伽利略(1564年-1642年)才替所谓的阿基米德测量找到了一套科学可行的实验方法。

所以,从杠杆原理的发现和精确的量具出发,伽利略早就怀疑阿基米德传说的真实性。

1586年夏天,伽利略在瓦隆布罗萨教书,据说发明了浮力天平,还写了他人生中第一本科学著作《小天平》(La Balancitta,也译作《微平衡》,一说是论文《小天平》,一篇论文后来不知怎么的就变成了一本书)。

伽利略在这本书中写道:“有阿基米德类似想法的科学家,可以利用杠杆原理和精确的量具获得更为准确的结果,(只有)这些工具在古代应是比较普遍的情况下,这样的测量才有可能。”

伽利略怀疑亚里士多德的力学理论,于1589年进行了比萨斜塔的实验,从斜塔上方扔下两个球,确立了落体定律,证明了“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 但是这个说法不被多数历史学家采信。

伽利略的这一幕,是不是与前面提及的建筑学家阿尔伯蒂有些相似?

2007年6月11日,花旗国一本科普杂志《科学米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缩写:Sci Am)报道:

“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的故事在世界广为流传,之前一直传为他是在泡澡时突然发现浮力定律,惊喜异常,跳出浴缸裸奔到上街大呼“我发现了!”。但实际上这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很可能只是一个美丽的编造,阿基米德是通过了大量复杂艰苦的研究后发现了浮力定律,而并非是坐在浴缸时的灵感发现。”

又是同样的手法,在否定一个(维特鲁威《建筑十书》)的同时,试图证明另一个(阿基米德)的真实性。

为什么都争相否定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呢?

因为破绽太多了,已经遮不住了。

1899年,《英国皇家建筑研究所期刊》称:

对维特鲁威( Vitruvius, 《建筑十书》作者)的调查,包含一个重新陈述;那就是一个多世纪以前由歌德的朋友、议员舒尔茨(C. F. L. Schultz)所提出的——他的论文的主题是,《建筑十书》的作者,并非是(古罗马)奥古斯都时代的这个名字的人(维特鲁威),而是后来的伪造品(a forgery of a later date)。

1968年,英国《伯灵顿杂志》则揭露:

“……问题是维特鲁威究竟如何被相信。

……维特鲁威这个罗马奥古斯都时代的建造师是否真正存在?或是那部著作被人用这个名字伪造的?现在可以考虑解决。在19世纪早期,德国作家舒尔茨议员提出的论证是,维特鲁威实际上根本不存在;……(那本书)是后来的一位有学问的人参考希腊文、拉丁文和阿拉伯残片,虚构出来的。”

就这样一本伪书,将中国的忍冬纹、唐草纹(唐代卷草纹)改头换面称为“茛苕纹”,值得相信吗?

唐代卷草纹流行广泛,多取牡丹枝叶,亦用忍冬,采用曲卷多变的线条,花朵繁复华丽,层次丰富,叶片曲卷,富有弹性,叶脉旋转翻滚,富有动感。总体结构表现舒展流畅,饱满华丽,生机勃勃,反映了唐代工艺美术富丽华美的风格,并成为后世卷草纹的范模。唐代以后,唐草纹传承不断,素材除却忍冬、牡丹以外,更增添了石榴、荷花、菊花、兰花等等。

至明代中期,又流行以荷花为主体的唐草纹,后由荷花图案演变为串枝花图案,并广泛运用到织锦上。

最后,再来比较一下所谓的欧式传统纹样、洛可可风格,与华夏风格有何神似之处吧!

西方所谓的传统窗户边框式样

中国传统的窗户边框式样

中国结边框

咱们还有更复杂的

欧洲承袭自古希腊的传统纹样

中国十大纹样之一的——回纹

中国传统凤纹,亦称凤鸟纹

对比一下

看到这两个,大家想到了啥?是不是古代门上的铜环?这已经是做了改动设计的了,还有更像的。

狮子头出现了,狮子口中衔环

楼上的,你俩怎么和俺长得那么像呢?

狮子头纹样大量应用在西方建筑中

再来看宋代营造法式中的惹草纹样

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紧箍咒

对比欧洲所谓的传统纹样,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洛可可风格哟

华夏的同心锁,与紧箍咒结合在一起,稍稍变形,就成了上面的欧洲传统纹样,真棒

然后,把狮子头门环与孙悟空人脸(缩小后改成西人模样),再加上紧箍咒,就成了历史悠久的洛可可风格纹样,不错不错,鼓掌!

***关注我,关注《昆羽继圣》四部曲,关注文史科普与生活资讯,发现一个不一样而有趣的世界***

本文由美行思远留学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xsyedu.com/71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