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谈香港城市大学
正值七月酷暑,高考完整收官。
有人手握满意的成绩单,
不负十年寒窗,
翘首以待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然而也有人马失前蹄,
成绩不尽人意,
对前路迷茫万分,
甚至对人生心灰意冷。
当下社会竞争激烈,
“内卷”一度成为时下热词。
有关学历焦虑的言论常在网络上大行其道。
你是否也曾听过如下言论:
“你一个普通本科毕业的,怎么能竞争过985、211毕业生?”
“即使考研成功,你也摆脱不了双非本科学历。企业招聘很多要看本科学历,你简历关就过不了。”
考研名师张雪峰老师也曾在节目中说过:
“你看看什么样的企业到齐齐哈尔大学去招聘。
你再看一看,什么样的企业到北京科技大学去招聘。
你再看看什么样的企业,到清华北大去招聘。”
张雪峰老师
诚哉斯言,
我们不可否认学历很重要,大学很重要。
然而这些言论用来适当激励个人奋发向上可以。
若是以此来推行“唯成绩论”、“唯学历论”,
大肆渲染焦虑引发压力,
大可不必。
若说你的大学影响了你的一生,
确实如此。
但我们不妨仔细想想,
你的大学真的限制了你的人生上限吗?
我们不讲马云这种烂大街的例子,
因其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和不可复制性。
就说说最近发生在一位与我们相似的普通青年身上的事。
万仲禹,徐州工程学院2017级化学与工艺专业毕业生。
四年前他高考失利,无奈就读二本院校。
他一直以来有着一个科研梦。然而他没有985、211学校的高精度实验设备和高水平的老师。
他曾尝试过某些研究方向,然而学校连相关实验仪器都提供不了,只能无奈放弃,更改研究方向。
信念依旧,理想不灭。
母校得不到的资源,就自己争取。他努力与985高校老师合作科研项目,争取机会到清北参加夏令营和暑期学校。
平台之间的差距,用汗水来填。大学四年,他休息的日子加起来不超过两个月。
四年来,他获得多项学科竞赛的国家级奖项,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6篇,其中SCI收录10篇。2021年,他被推荐至香港城市大学理论与计算物理专业,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并获得全额奖学金。
香港城市大学
众所周知,能在SCI刊物上发表论文并不容易,很多研究生也挺难做到。
因此他的消息在网络上走红后,针对其“发了10篇SCI论文”,质疑和谩骂层出不穷。
“本科10篇SCI?肯定都很水吧。”
“全靠努力?呸,肯定是家里有人。”
面对舆论,万同学在网络上公开回复,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
同时回应质疑,大方承认自己的文章真实水平并不高,存在“灌水”嫌疑。
他言语意外地诚实恳切,但也不难看出其对科研道路的决心和展望。
对此,也有不少网友持赞美和鼓励的态度,
认为比起苛求学术的质量,更应赞扬他沉心学术的态度和拼搏向上的精神。
而其论文虽在学术界没有较高应用价值,但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也是对其能力的认可。
这十篇水平饱受争议的SCI论文,也许在他今后的科研道路上逐渐变得不值一提,在人类探索自然科学边界的汪洋中也更不会激起丝毫水花。
但在今日这些论文却是其通往更高学府和更宽广的科研道路的奠基石与敲门砖。
比起白天逃课睡觉,晚上喝酒烧烤,凌晨王者荣耀的许多大学生,
万同学这样身处条件不足的环境仍拼尽所能,追寻更高的平台的人,
无愧“榜样”之名。又何来指责谩骂呢?
诚然,你的高考成绩,你的大学水平,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你个人的学习能力与个人素质。
而更好的大学,又意味着更加宽广的发展平台,更丰富的资源和更广阔的视野。
然而再宽广的平台,你不发展也是没用的。再丰富的资源,你不利用也是没用的。再广阔的视野,你不站上去看也是没用的。
而那些没有上所谓“好大学”的同学,也不必自怨自艾。高考失利≠人生失败。
不可否认,你的路比“名校”的同学更狭窄、更难走。
但近些年不乏某些新闻:
双非毕业生进互联网大厂,
大专毕业生因专业技能过硬月薪上万。
2019年华为百万年薪计划中也有人来自普通双非本科。
正如万同学所说:
“希望成千上万的二本同学看到,我们没有985、211的条件,但不代表二本同学没有梦想,没有权利去追求科学的真理。”[加油]
这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愿走的人。
你不走,你说你怕撞得头破血流。
但你真的撞过试试吗?
你在网上发表着对学校的吐槽、对老师的批评。
但你真的为逃脱这个环境努力过吗?
还是等着四年后自然而然地离去,然后陷入社会中另一个恶心的漩涡中。
佯装挣扎又接着“躺平”,嘴上喊着不甘身体却从不行动。
长此以往,周而复始。
如此多鲜活的例子告诉我们:
决定你人生上限的并不是你的学校,而是你自己。
愿你心怀理想,为之付出。
祝你想有所成,前程似锦。[比心]
本文由美行思远留学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xsyedu.com/69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