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工业大学邮编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的通知》精神,经研究,决定2020年继续定向国内外部分高校选调优秀应届毕业生到省辖市市直党政机关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选调范围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43所国内高校2020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不含选调高校招生分数低于本校统一录取分数线的其他校区,或分校、网络学院、独立学院以及委托培养、定向培养的毕业生)。截至报名开始前,最新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前100名高校的2020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也可报考。
选调范围高校名单见附件1。
二、选调数量及资格条件
(一)选调数量
共计划选调400名(其中,河南大学30名)。
(二)资格条件
1.政治素质过硬,爱党爱国,有理想抱负和家国情怀,甘于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奉献;
2.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3.截至2020年6月30日,应届硕士研究生不超过28周岁,应届博士研究生不超过35周岁;
4.学习成绩优良,截至2020年7月31日,须取得相应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博士研究生可放宽到2020年底。研究生学习期间,必修课不能有不及格记录,其他课程不及格记录不能超过2门次;
5.中共党员、优秀学生干部、获得校级以上奖励人员、具有参军入伍经历的应届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选调;
6.作风朴实,诚实守信,吃苦耐劳,身心健康,有较好的人际沟通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7.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符合公务员体检标准。
凡在校期间有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学术不端和道德品行问题的,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情形的,不得报考。
三、选调程序
选调工作采取本人自愿报名、党组织审核推荐、组织人事部门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办法进行,2019年10月启动,2020年3月基本完成。具体安排如下:
(一)网上报名。凡符合条件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均可于2019年11月1日10:00登陆报名网站(www.haedu.gov.cn)进入报名系统,按照提示进行注册,如实、准确、逐项填写相关信息,上传近期正面免冠证件照(蓝底,jpg格式,利用图片软件制作时,照片宽高比例约为1.3:1.6,大小为130×160像素,50kb以下,最终效果以输出后的大小为准),接受报名资格初审。除河南大学报名截止时间为11月13日18:00外,其他高校报名截止时间均为11月15日18:00。报考人员参照《河南省选调生名额分配及志愿代码表》(附件2),每人可报考2个志愿。
(二)资格审核。通过初审的报考人员需将系统生成的报名表自行打印出来(附件3,正反面打印,一式3份),加盖院(系)党委公章后,报由所在高校党委组织部门和学生就业指导部门初审,均需签署意见并盖章。国外高校报考人员只需打印报名表,不需审核盖章,考生的具体情况在考察环节根据教育部出具的学历认证报告确认。
报考人员于2019年11月20日前直接报送或快件邮寄至河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基地B区B402室(郑州市郑东新区相济路81号,0371-61179352),邮寄报名材料的信封正面须标注“河南省选调生报名材料”字样,以寄到的邮戳日期为准,邮编450016。其中,河南大学报考人员需于11月15日前交校党委组织部,学校从报名人员中按照各省辖市招录数量1:10的比例择优推荐报考人选,将推荐人选汇总表和报名材料于11月20日前统一报河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基地B区B402室。由省委组织部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办公室、省教育厅学生处(河南省大中专学生就业服务中心)进行资格复审。
报考人员应于2019年11月24日前登录报名系统,查询复审结果。本次考试不收报名费。审核合格的,于12月4日9:00至12月6日18:00通过网上报名系统下载打印准考证。
资格审查贯穿招录工作全过程,提供情况不实的,一经发现取消进入下一阶段资格。
(三)考试。考试分笔试、面试,综合成绩为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50%。笔试于2019年12月7日进行,笔试1张试卷,内容包括案例分析、行政能力测试、材料写作等,满分100分,本次考试共设北京、郑州2个考点,考生报名时需选择一个考试地点,具体时间、地点以准考证为准;面试于12月28日在郑州进行,采取结构化面试方式,重点测试考生综合分析、语言表达、组织协调、人际交往能力等,满分100分。根据考生填报第一志愿,按笔试成绩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以各省辖市选调名额1:3的比例确定参加面试人员,如录用计划数与参加笔试人数比例达不到1:3,将从第二志愿报考该省辖市且第一志愿未进入面试的考生中按成绩从高到低依次调剂补充。调剂补充后仍达不到比例要求的,相应核减招录名额。参加面试人员名单及具体时间、地点将于2019年12月24日前在报名网站公布。
(四)体检考察。面试第二天,按考试综合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按各省辖市选调名额1:1.5的比例确定体检人选名单,按照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等有关规定组织体检。体检合格的全部进入考察。
2020年1月上中旬,由省委组织部统筹安排组织考察,主要了解掌握人选在校表现和专业特长,特别是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情况,了解人选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以及奖惩等情况。政治上有瑕疵、不达标的,或在校期间有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学术不端和道德品行问题的一律不录用。根据考试综合成绩、体检结果及考察情况,按照选调名额1:1的比例,统筹研究确定拟录用人选。拟录用人选于2020年3月底前在报名网站统一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
(五)办理录用手续。公示无异议的,2020年5月底前签订三方就业协议。7月底前统一印发录用通知,8月份办理录用手续,8月底前到岗工作。
(六)岗前培训。省委组织部统一组织岗前暨党性教育专题培训。具体培训时间另行通知。
四、分配安置
选调生正式录用后,由各省辖市党委组织部结合专业特长,统筹分配到市直党政机关,并将分配安置情况统一造册登记报省委组织部。
(一)基层锻炼。选调生到岗后,先安排到对口的乡镇(街道)进行为期2年的基层锻炼(第1年为试用期),第1年到村任职(是中共党员的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非中共党员的任村委会主任助理),第2年在乡镇(街道)机关锻炼;所在单位不得延期选派或提前调回。在村任职期间,履行大学生村官有关职责,按照大学生村官管理,其间不得借调或交流到上级机关,经省辖市党委组织部批准后,可有计划参加县乡集中性工作,但不超过3个月。基层锻炼期满后,原则上返回原单位工作;本人愿意在基层工作的,可提出申请,经所在单位同意后,报经省辖市党委组织部批准,并报省委组织部备案,也可留在乡镇(街道)工作。
(二)任职定级。选调生1年试用期满后,由所在单位会同相关县(市、区)党委组织部门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按照有关文件规定正式办理公务员登记备案并进行任职定级;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录用。
(三)后续管理。选调生职务、职级的后续晋升,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有关要求执行。服务期内有1年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等次或参加急难险重任务作出突出贡献受到市级以上表彰的,应优先提拔使用。选调生的工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管理,人事档案由所在省辖市党委组织部统一管理。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当地各项人才引进优惠政策。
(四)服务年限。在录用单位最低服务年限为3年,在本省辖市内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均含基层锻炼时间。
政策咨询电话:0371—65905805
资格审查咨询电话:0371—61179352
技术咨询电话:0371—56713158
附件:1.河南省2020年定向选调范围高校名单
2.河南省选调生名额分配及志愿代码表
3.河南省2020年定向选调优秀应届毕业生报名登记表(通过初审后在线打印)
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
2019年10月21日
附件1
河南省2020年定向选调范围高校名单
一、国内高校(按学校代码排序)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河南大学
二、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前100名高校(2019年6月19日更新)
1.麻省理工学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美国
2.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美国
3.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美国
4.牛津大学 University of Oxford 英国
5.加州理工学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ltech) 美国
6.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ETH Zurich –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瑞士
7.剑桥大学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英国
8.伦敦大学学院 UCL 英国
9.帝国理工学院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英国
10.芝加哥大学 University of Chicago 美国
11.南洋理工大学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NTU) 新加坡
12.新加坡国立大学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 新加坡
13.普林斯顿大学 Princeton University 美国
14.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 美国
15.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美国
16.清华大学 Tsinghua University 中国
17.耶鲁大学 Yale University 美国
18.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 美国
18.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EPFL – E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e de Lausanne 瑞士
20.爱丁堡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英国
21.密歇根大学 University of Michigan 美国
22.北京大学 Peking University 中国
22.东京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日本
24.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美国
25.杜克大学 Duke University 美国
25.香港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中国香港
27.曼彻斯特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英国
28.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CB) 美国
29.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澳大利亚
29.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加拿大
31.西北大学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美国
32.香港科技大学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国香港
33.伦敦大学国王学院 King’s College London 英国
33.京都大学 Kyoto University 日本
35.麦吉尔大学 McGill University 加拿大
35.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 美国
37.首尔国立大学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韩国
38.墨尔本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澳大利亚
39.纽约大学 New York University (NYU) 美国
40.复旦大学 Fudan University 中国
41.韩国高等科技学院 KAIST –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韩国
42.悉尼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澳大利亚
43.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 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UNSW Sydney) 澳大利亚
44.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LSE) 英国
45.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CSD) 美国
46.香港中文大学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HK) 中国香港
47.昆士兰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澳大利亚
48.卡耐基梅隆大学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美国
49.布里斯托大学 University of Bristol 英国
50.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荷兰
51.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加拿大
52.香港城市大学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中国香港
53.巴黎文理研究大学 Université PSL 法国
54.浙江大学 Zhejiang University 中国
55.慕尼黑工业大学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德国
56.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美国
57.布朗大学 Brown University 美国
58.蒙纳士大学 Monash University 澳大利亚
58.东京工业大学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日本
60.巴黎综合理工大学 Ecole Polytechnique 法国
60.上海交通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中国
62.华威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 英国
63.慕尼黑大学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 德国
64.阿姆斯特丹大学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荷兰
65.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美国
66.海德堡大学 Ruprecht-Karls-Universität Heidelberg 德国
67.格拉斯哥大学 University of Glasgow 英国
68.华盛顿大学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美国
69.台湾大学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TU) 中国台湾
70.马来亚大学 Universiti Malaya (UM) 马来西亚
71.大阪大学 Osaka University 日本
72.佐治亚理工学院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美国
72.哥本哈根大学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丹麦
74.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 Universidad de Buenos Aires (UBA) 阿根廷
75.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 – 香槟分校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美国
76.苏黎世大学 University of Zurich 瑞士
77.索邦大学 Sorbonne University 法国
78.杜伦大学 Durham University 英国
78.谢菲尔德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英国
80.鲁汶大学 KU Leuven 比利时
81.伯明翰大学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英国
82.东北大学 Tohoku University 日本
83.高丽大学 Korea University 韩国
84.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 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俄罗斯
85.莱斯大学 Rice University 美国
86.西澳大利亚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澳大利亚
87.浦项科技大学 Poh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STECH) 韩国
88.奥克兰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新西兰
8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中国
90.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 美国
91.香港理工大学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中国香港
92.隆德大学 Lund University 瑞典
93.宾州州立大学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美国
93.利兹大学 University of Leeds 英国
95.成均馆大学 Sungkyunkwan University (SKKU) 韩国
96.诺丁汉大学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英国
97.南安普顿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英国
98.波士顿大学 Boston University 美国
98.皇家理工学院 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瑞典
100.圣安德鲁斯大学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英国
附件2
本文由美行思远留学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xsyedu.com/69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