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工业大学汽车工程博士
来源:【重庆日报网】
产业工人唐跃辉:
把工匠精神和技能传承下去
人物名片
唐跃辉,49岁,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重庆市劳动模范,2023年重庆市“最美产业工人”
不少汽车行业里的人说我是专家级“大工匠”,但我自始至终没忘记过自己的身份——产业工人。
记得那是在2008年,我主动申请加入新能源项目,从事整车性能试验开发。当时我觉得新能源汽车进入普通家庭至少需要20年的时间,没想到进入这个行业后,不断刷新了我的认知。
对新能源汽车而言,电池性能是关键。因此,我提出到有极端天气的地方进行电池性能试验。现在,每年我都会带着团队参与“三高”(高温、高原、高湿)试验,北至漠河、南至海南,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最冷的时候,呼伦贝尔、黑河的环境温度都是零下35℃左右;而最热的时候,吐鲁番地表温度近70℃,环境温度能达到50℃左右。测试之前,车子要充满电,在环境里保温6个小时以上才能开跑。测试期间,为保证汽车性能测试数据的准确性,不能开窗、开空调,直到车子电量耗完才能完成一次,而我们每次测试至少要跑四五次。
今年,我作为一线产业工人代表参加了中国工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这也是我首次参加这样的全国性会议。我真切感受到咱们国家高度重视产业工人队伍的建设和改革。我提出了议案,呼吁提高产业工人福利待遇,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社会风气,将劳动技能竞赛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打通劳动和技能竞赛与人社、行业协会职业技能证书认证的通道,促进技能人才评价互通互认,做实竞赛成果向技能认证、培训等转化。
回到重庆后,我以技术总顾问的身份参加了重庆市新能源汽车维修技能竞赛,以技术专家组组长的身份参加了首届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比赛。
现在,以我名字命名的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有100多人,最近又与明年即将毕业的10名大学生签订了协议。希望这些年轻人加油干,我会把工匠精神和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
科技工作者刘鸿:
用科学梦绘就家乡美
人物名片
刘鸿,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研究员,致力于水污染控制等领域研究,主持国家级项目10余项
“我的家乡在重庆,那里到处都是山,冬天多雾。山间云雾缭绕,犹如仙境一般……老爸说,等我长大后,就会发现这些绵延起伏的山脊线,就是一个个长链烷烃结构式。”
这是我儿子读小学四年级时的一篇作文,其中不仅饱含着我和他的家乡情怀,也蕴藏着我从儿时就“种下”的科学梦。
我在外求学、工作多年,于2003年8月进入中山大学工作,2008年底不到40岁便晋升为教授,也算是顺风顺水。
2011年3月底,得知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正在筹建,我立即意识到,自己从事的水污染控制专业未来将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并且将在重庆大有用武之地,因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具有水环境水生态保护的重大需求。
怀揣着对家乡的眷恋,我投出简历。当年11月底,我举家搬回重庆。
大概又过了半年,我们的团队和实验室初步建成,开始第一个项目“垃圾渗滤液达标排放关键技术”的攻关。我们选定在永川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技术研发和示范基地,不仅按期完成目标,还获评“重庆市优质示范工程”。更重要的是,我们凝炼出“水污染控制原创智能仪器与装备”这一团队的主攻方向。
这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是水生态领域的科技制高点,也是我们作为科技“国家队”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十余年来,在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等项目的持续资助下,我们解决了环境类、机电控制类、示范验证工程类队伍“三融合”难题,形成了一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技攻关团队。如今,我们已成功创制出BOD-Q水质快速检测系列仪器,今年以来正在全面推动产业化,加快形成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水污染控制智能仪器与装备体系。
缙云山高,嘉水长流。新的一年,我将带领团队继续努力、砥砺前行,用科学梦绘就家乡的生态之美,为建设新重庆而不懈奋斗。
桥梁设计师赖亚平:
筑梦飞虹
人物名片
赖亚平,80后,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桥梁专业副总工程师。曾参与菜园坝长江大桥、东水门长江大桥等20多座大型桥梁设计
2023年早春,为核实夔州长江大桥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我们再次来到桥位现场实地踏勘。
走在关刀峡陡峭的小径上,脚下是刚破土而出的嫩草,不远处碧绿的江水潺潺流淌,我回想起去年盛夏,我们从夔门印象码头乘船出发,沿江逆水而上考察夔州长江大桥桥位的情景。
当快艇驶过宽阔的江面,青山绿水、风景壮美的关刀峡就映入我们的眼帘。这里将会修建一座大桥跨越这美丽的山水,而桥位所在地是典型的V形峡谷,最适宜建造的桥型无疑是拱桥,这是当时我在现场的直观判断。
重庆是著名的“桥都”。如今,在奉节,究竟要建造一座怎样的桥,才能匹配这优美的风景?
鉴于跨越长江桥位资源稀缺,在保证安全耐久、造价经济的前提下,桥梁方案设计应立足创新,尽量节约投资,突出辨识度,与奉节山水及诗城文化充分融合。
夔州长江大桥的设计方案是我今年一年的工作重点。经过长期专注的深度思考和绞尽脑汁的迭代优化,我提出主孔跨度470米的网状吊杆中承式钢管拱桥设计方案,在2023年盛夏召开的设计评审会上获得全国知名专家的认可和好评。
这座受力高效、造价经济,造型犹如飞虹的桥,将在未来以轻盈、简练、流畅、通透的形态自然跨越于关刀峡的山水之境。
转眼来到2023年末,关于夔州长江大桥的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也将告一段落。
可是,设计无止境,为了让这座“科技桥、人文桥、景观桥”能够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我们仍会尽最大努力去解决在技术创新和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挑战。
“凌江横卧二千尺,恰似飞虹绘诗城。”期待夔州长江大桥这座世界最大跨径的中承式网状吊杆拱桥,在顺利建成后为“桥都”增光添彩。
这就是我—— 一名桥梁设计师迎接崭新的2024的夙愿。
企业家何鹏:
紧盯前沿科技 加大技术攻关
人物名片
何鹏,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博士、中国复合材料学会车辆工程专家委员会常委副主任委员、重庆卡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市第六届人大代表
我曾在德国学习工作18年,主要研究领域为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量产新技术、新产品创新开发及产业化应用。
2020年3月,我紧跟国内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行业发展趋势,成立杭州卡涞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带领科研团队采用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来设计、研发、生产动力电池箱体,替代了传统的金属材料,提升了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的安全性和效率,实现了复合材料从“贵族型”材料向“平民化”材料发展。
川渝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和电池产业聚集,我们有多个现有和潜在客户分布在川渝地区。涪陵的先进材料产业基础雄厚,涪陵区领导了解、支持我们行业,浙江与涪陵有着多年的深厚情感……综合诸多因素,我们选择落户涪陵,成功开启西南地区战略布局。
2022年8月,我在涪陵高新区投资建设重庆卡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专注于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创新与应用。2023年11月,公司一期6条生产线全部投用,年产能达60万件,创下从签约到投产不到半年的涪陵“卡涞速度”,成为重庆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链链主企业。二期目前正在进行场平工作,预计2024年底建成,2025年投产后,重庆卡涞的产能将达到300万件,力争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化生产制造基地。
深耕前沿科技,引领未来产业。我将紧盯前沿科技和市场需求,率领公司科研团队持续加大技术攻关,发挥链主企业作用,与产业相关企业围绕补链延链强链开展产业协同创新,帮助政府围绕产业链招商,助推重庆高性能复合材料上下游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建设先进复合材料重庆科创中心,围绕绿色复合材料和智能复合材料两个方面发力,为重庆新材料、智能网联、新能源储能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项目经理周明:
只有到一线才知道企业需要什么
人物名片
周明,29岁,陆海新通道运营重庆有限公司市场部项目经理
2023年11月,重庆金富源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专程来我们公司赠送锦旗,感谢公司帮他们找到了原材料。
这家公司是垫江县的一家玻璃制造商,因为近年来建筑玻璃竞争越来越大,想转型做光伏玻璃。我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后了解到,企业正苦于不知道从哪采购原材料。我回公司后第一时间搜索通道货源,调动光伏玻璃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匹配客户需求。之后,我又陪客户前往货源地考察,帮助企业拓宽原料采购渠道。
区县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的主力军。为让更多区县融入通道建设,拓展通道的辐射范围,今年以来,我们采取了“一区(县)一策”个性化服务机制,提供定制化供应链服务,促进区县经贸和产业蓬勃发展。
只有到一线才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有一次,我发现长寿区一家企业生产的钢卷,无法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发运。我了解情况后得知,因为钢卷自重较重,在火车行驶过程中可能发生偏离,所以无法运输。
我们马上进行了讨论,为这家企业定制了钢卷装箱方案,使用有弹力的紧固带来代替钢丝进行固定,稳定性大大提升。
后来,这一装箱方案成功在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线路上试用,运输时效比传统江海运输模式快10天以上。得益于交付时间的缩短,这家企业的海外竞争力大大增强,每月新增近千吨外贸订单。
2023年,我和团队走遍了重庆的所有区县,主要开展政府对接、企业推介等工作,划分了中心城区、渝西、渝东南、渝东北四个片区,建立了与各个区县和企业的长效沟通机制。
2023年,我们组织参与了数十场陆海新通道推介会,拜访对接了超千家外贸企业。同时,我们针对每个区县都建有一本台账,详细记录了各区县各地区的整体区情、发展规划及战略部署、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情况,以及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货物流通情况、企业痛点难点等。未来,我们会继续按照既定策略,拓展通道的辐射范围。
档案馆副馆长郑劲松:
在档案馆里“挖呀挖呀挖”
人物名片
郑劲松,西南大学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副馆长
“六一”前夕,一首儿歌“挖呀挖呀挖”走红网络。作为一名档案人,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自己今年的工作,那也是:为还原历史细节,我在档案馆里“挖呀挖呀挖”。
“袁隆平的学生证背后还有另一个名字?”今年3月的一天,在档案库房里查阅袁隆平学生证时,我惊呆了。袁隆平1953年毕业于原西南农学院,学校档案馆里有他的学生证并不奇怪,但奇怪的是,学生证背后还有另一个名字和一行文字,这就鲜为人知了。这行字是——
隆平同志:为保卫我们伟大的祖国而奋斗到底。嵇炳前 1951.7.21
学生证背后怎么会有这行字?嵇炳前是谁?这本学生证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经过查阅校史并电话采访袁老亲人,大科学家学生时代的动人细节得以还原。
1951年7月,为鼓舞全国人民抗美援朝的斗志,国家组织了多个志愿军英雄事迹报告团在全国巡讲,嵇炳前正是前来重庆宣讲的报告人之一。其中一场宣讲,西南农学院大学生袁隆平就在现场。和当时的青年一样,袁隆平也“追星”,当年追的“星”就是战斗英雄。报告结束后,学生们纷纷涌上前去,拿出笔记本请英雄签名。袁隆平那天听报告没带笔记本,看到大家纷纷得到签名,就掏出学生证挤上前去,去掉证件外壳,让嵇炳前在背面空白处写下了这段寄语。
我没有止于这个发现,而是继续通过档案史料“刨根问底”:嵇炳前后来回到原沈阳军区,成长为《前进报》总编,也是他第一个发现了雷锋,并在雷锋牺牲后率先发表了长篇通讯,产生了广泛影响。
今年6月9日“国际档案日”当天,恰逢西南大学国家级数字档案馆挂牌,我现场展示了袁隆平学生证原件并讲述了背后的故事。
今年是我调到档案馆工作的第三个年头。档案工作需要“挖呀挖呀挖”的精神,为文化育人增添生动教材。我将怀揣初心,继续走在这条路上。
90后护士杨小霜:
一个微笑传递医疗的温度
人物名片
杨小霜,90后,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门诊部护士
我在江津区白沙镇上的一家医院里当护士,到2023年底,刚好十年整。2023年6月底,我调至医院导诊岗,开始了我的导医生涯。
来医院看病的大部分人都是当地的老百姓,每天不到8点,大厅里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为了方便群众看病,从2016年开始,医院就将上午的上班时间改成了七点半。
“你好!护士!我想借一把轮椅”“你好!护士!请问病案室怎么走”……在门诊部导诊台,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人前来咨询。
“喂,医生,你在哪里?我在你们医院的大厅里!”一天,一位背着背篓、拿着老年机、70来岁的老人在我的正前方打电话。挂断电话后,老人站在原地左右为难,我微笑着迎上去问:“您想找哪位医生看病?”
老人抬起头望了我一眼,随手一指说:“那间诊室的医生怎么没有在啊?”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了过去:“门诊坐诊的医生每天都不一样,你是专门要找那位医生看病吗?”老人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对我大声说:“护士,你讲大声点,我听不到!”我的回答几乎是吼出来的:“每天坐诊的医生都不一样……”
“我想找杨医生,她讲她在屋里的,我坐车都坐了两个多小时……”老人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样的话语。我翻出手机拨通了杨医生的电话:“杨医生,一位老人专门来找您看病……”
“是我的老病人,他耳朵有点儿不好,我跟他说我在住院部5楼,他听错了,你把他带上来就是了!”
又一天,在大厅收费处,一名老人怀里抱着一个5岁多的孩子。孩子蜷缩在老人的怀里,双眉紧皱,呻吟着。老人佝偻着,明显有些承受不住孩子的重量,她四处张望着,脸上写满了焦急。我从导诊台推来轮椅,示意老人将孩子先放在轮椅上,然后从老人手里接过医保卡,在自助挂号机上给她挂上了号。老人一边拉着我的手,一边擦眼泪……
医院并不是冷冰冰的墙和窗,而是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地方。这温暖可以是一通电话、一把轮椅或者是一个微笑……
本文来自【重庆日报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本文由美行思远留学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xsyedu.com/66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