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工业大学法学院怎么样
1.文法学院的基本情况
与学校发展同步的辉煌历史与厚重底蕴——理工科高校中的文科绽放
人才培养定位:“懂艺术的科学家与懂科学的艺术家”
完整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
理念:全国高校率先提出“素质教育”
平台:首批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
特色样本:全国理工科高校第一家艺术馆;“校球”(棒垒球)的诞生;校园文化体系(大学生艺术节、体育节、科学节);“北方工业大学第38届大学生艺术节”(起步于1985年的靓丽品牌)
专业情况
学院有6系1中心,3个“双万”计划一流本科招生专业。3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方向。
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境外20多所著名高校,以及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与美国芝加哥肯特法学院等形成法学专业、英语专业“2+X”培养机制,与中国政法大学联合开展知识产权专业双培项目。
全国理工科高校中较早设立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1985年)
最早拥有国字号品牌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1994年)
全国理工科高校中较早启动的人文学科建设(1998年)
北京高校首家知识产权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单位(2016年)
法学专业、英语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
知识产权专业入选北京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年)
2.法学类专业有什么特色呢?
我校是北京高校中唯一(含中央在京高校)拥有两个法学类本科专业的培养单位:一个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法学,一个是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知识产权。学院法律系不仅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更在人才培养上展现出鲜明的特色。
法学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聚焦首都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的法治人才需求,依托新工科特色优势,注重新文科与新工科的交叉融合,凸显互联网+法学专业特色。知识产权专业则聚焦国家和首都知识产权战略的法治需求,侧重交叉课程设置,特别开设了日本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产业与品牌传播、人工智能和知识产权等模块课程,凸显互联网+知识产权和中日知识产权的涉外专业特色。
我们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注重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并共享国家级一流法学类专业的优势资源。作为工业大学,我们尤其注重人工智能等新工科技术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影响,并强化法治实践协同,推进产教融合创新。
因此,我们的人才培养定位是: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兼备的高水平应用型法治人才。尽管各校的法学及知识产权专业的核心课程都遵循国家的专业质量标准,但我们坚信,本校的必修课和特色选修模块将为学生提供更为独特且深入的学习体验,助力他们成为未来的法治领域佼佼者。
3.法学类师资结构
现有教师42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8人,博士学位32人、博士后5人,25位教师在国家一级学会任理事以上职务,有北京市金融法创新学术团队1个、北京市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团队1个,入选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督察组专家1人、国家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双千计划”1人、最高人民法院“法律研修学者”1人、北京市“四个一批”优秀人才1人,北京市国家治理人才选拔培养1人、北京市政府立法专家1人、北京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1人、北京市监察委员会第一届特约监察员1人,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名师6人、“高等学校青年英才”2人、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8人,北京市法学会理事(常务理事)3(2)人、北京市法学会学术委员1人、北京市法学会“百名法学青年英才”7人。
近5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13项,省部级项目70余项,获批教育部产学研合作项目6项,荣获校级以上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奖16项;出版专著、教材60余部,发表论文300余篇,省部级以上各类决策咨询和政府采纳智力成果40余项,15名教师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4.教育实践平台与合作机会
北方工业大学在法学教育方面特别重视实践教学,建设了丰富的校内实践资源和电子数据库。学校拥有专业的文献检索和案例分析实验室,模拟法庭达到最高人民法院信息化法庭建设标准,并建立了电子证据物证技术实验室。除了这些设施,学校还与多家机构合作,提供了众多校外实践平台,包括北京城市治理研究基地、社会治理法治研究会等六个省部级平台,以及经济法研究所、版本法庭等校园机构和七个特色科研平台。
北方工业大学利用其地处司法资源集中区域的地理优势,与当地法院、检察院等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推动智慧司法与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学校与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共建了教育基地,成立了北京社会治理法治研究会,并得到了北京市法学会的认可。依托这些平台,学校大力参与人才培养,取得了六十五项标志性成果。学生参加专业竞赛的比率达100%,多次获得各种奖项,包括国际竞赛奖项。
学校的法学类实践教学特色体系不仅获得法学理论与教学权威指导部门的高度认可,社会服务也获得中央和北京市的高度肯定。院长刘泽军教授3次作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督察”专家参与督察并获中央依法治国办公室专函致谢,并2次作为中国法学代表团成员在金砖国家法律论坛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北京市属高校,学校城市治理法治团队依托北京社会治理法治研究会平台,已实现与北京16区法治合作的全覆盖。疫情期间,学生在司法局举办的征文中也获得了奖项,表现出色。通过这些实践机会,学校成功培养了具备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应用型卓越法治人才,并获得了中国法学会的专题报道和推广。
5. 英语专业历史特色与成就
★ 全国理工类高校中较早设立的英语本科专业之一。
★ 北京市本科专业评估第三名(2017年)
★ 国家一流英语本科专业(2020)
北方工业大学的英语专业成立于1985年,是中国理工科高校中最早设立的英语本科专业之一。2017年,在北京市对英语类专业的评估中,该专业荣获第三名。2020年,英语专业凭借其长期积累、优势资源及显著成绩,与法学专业同时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业特色方面,北方工业大学的英语专业致力于构建数字赋能的语言学习课程体系,并在涉外法治建设领域培养高层次的国际化人才。学科支撑上,学校依托一级硕士点和语言类二级学科,促进科教互动,提升人才培养效果。教师团队在教育教学和科研成果方面屡获殊荣,包括国家级奖项、教育部奖项、北京哲学社会科学奖项,以及国内外会议交流和省部级教学竞赛奖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翔教授在服务首都国际化建设方面的标志性成果获得了北京市主要领导的认可。学生培养方面,学院结合法学与英语专业的优势,设立了涉外法治模块课程,旨在培养复合型的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同时,依托学校的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优势,创建了翻译实验室,并组织系列专业竞赛活动。
北方工业大学还与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开展了“2+2”联合培养项目,强化语言服务社会的功能,并推动学生深入参与京西区域非遗文化的国际传播实践。学生们积极参加省部级竞赛,取得了众多荣誉,并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译国译民翻译服务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为学生能力培养提供了丰富资源。
从数据来看,英语专业的四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持续高于全国同类院校及全国平均水平,显示出专业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学校举办多种竞赛和实践活动,如莎剧公演、语言实践成果展示、机器翻译实验室以及非遗文化新媒体外宣等,进一步展现了英语专业在实践教学和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成功。
6.数字时代下的人才培养与就业展望
在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积极响应时代变革,将“数字文法”作为学院的定位。在法学专业中,学院特别强调法学专业数字法治素养的重要性,并结合互联网技术应用培养知识产权方面的专业人才。英语专业则注重技术与翻译、语言应用能力的结合,通过建立专业实验室和与专业机构合作,强化实践应用能力的训练。
新时代对新文科的要求促使学院优化传统专业的转型。法学专业通过与数字技术的结合,培养通识型人才,强调与其他专业的交叉融合,以适应一次性就业能力的需求。近五年来,法学学生的就业率和深造率总体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其中深造率超过30%。学生升学去向包括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北京及全国各地的重点高校,同时,也有许多学生选择留在本校继续深造。
知识产权专业自2017年招生以来,毕业生的就业和升学情况均与法学专业持平,甚至略高,一次性就业率和升学率合计能达到约88%。英语专业方面,尽管有误解认为语言类专业就业前景不佳,实际上,北方工业大学的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良好,不仅没有明显落后于工科或北京市属高校同类院校的就业率,反而保持明显优势。
学院提供的就业和深造机会丰富,学生可以选择出国留学或进入国内其他重点高校。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在数字时代下,通过拥抱技术革新和跨学科交叉融合,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由美行思远留学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xsyedu.com/66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