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院是干什么的(修道院是干什么的单位)

基督教的修道院制度,最早可追溯到罗马帝国时代。罗马帝国崩溃后,修道院在蛮族的统治下遍地开花。在战火纷飞的中世纪,修道院得到了欧洲贵族的大量捐赠,加上拥有高超的手工技术,享有许多商业特权,很快就成为一个富庶阶层。不过树大招风,对于彪悍的维京人来说,就喜欢搜刮沿海沿河地区的修道院,好像它们是维京人预存的小金库一样。

从历史的角度看,基督徒最早都是在自己的家中某个房间完成祈祷,人数也就一两个的,条件也没必要去搞什么聚集(出土最早的杜拉-欧罗波斯教堂依然保留着家庭住宅样式)。第一批主教座堂建设于公元313年后,那一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发了《米兰赦令》,世俗王权与基督教达成和解。作为第一位信徒皇帝(临终受洗),君士坦丁大帝修建了几个大教区的主教座堂。所谓主教座堂其实和普通教堂区别不大,只是代表教区主教所在的位置,会随着教区主教变更转移。

修道院的变迁

修道院是基督教的一个组织机构,起源于3世纪的非洲大沙漠,创始人是尼特里亚和底比亚地区的极端禁欲主义者。英语“monk”(修道士)源于希腊语“monos”,即为“单独的人”。刚开始就是这些基督徒,为躲避罗马帝国迫害和出于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厌倦,隐居荒漠,禁欲苦修,由此形成修道制度。为了维持修道院的正常运转,隐修者们选任领导者,并在其号召下进行耕作、纺织和手工生产,实现自给自足,扶贫救困。

到4世纪时,基督教上升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权力中天,财产累积,修道院出现腐败化和世俗化倾向。修道院越修越阔气,图书馆、神学院、食堂、宿舍、医务室相继建设,甚至还有对外开放的教堂、谷仓、铁匠铺等设施。但无论怎么变,只要被叫做修道院,必然有一个(或几个)单独的静修区域,通常不对外开放,但修道院的修士可选择出去担任教堂神父或者讲学。4世纪上半叶,埃及的帕克米乌将四周的隐修者组织起来,在塔本尼西创建了第一座修道院。

国王和贵族们热衷建修道院的原因

对国王而言,与其赠送大片地产来消耗国王的财产,不如赠送修道院给忠诚的封臣。尽管修道院院长的任命仍需国王的同意,但这无疑加强了国王的控制权力。此外,修道院也常常作为监狱来关押“政治囚犯”,如秃头查理的儿子卡尔曼,他的双眼被刺瞎,终身靠救济而生。

贵族们则利用自己和家族的私有财产和领地建修道院,修道院有义务日夜为其家族祈祷,并接纳其家族成员任意成为修道士。对家族成员来说,修道院无疑成为一个“幸福的寄养所以及养老院”。

在中世纪,每个人做修道士的动机都不一样。但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来了就要一心侍奉上帝,没有院长的同意,不允许擅自离开。修道士也不允许拥有财产的,在穿上修道服之前要签订财产捐赠的文书和遗嘱。

进入修道院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向修道院捐赠土地,最初这是自愿的,但随着私人修道院增多,慢慢成为惯例;二是需要证明自己具有禁欲生活的能力。这一点对修道士至关重要,因为修道士的生活还是很枯燥的,一天到晚只做三件事:祈祷、唱赞美诗、从事体力劳动。

各地修道院都承担着灵魂关怀的职能,修道士要为自己,还要为他人祈祷。做弥撒时,修道士还要纪念建立者家族所有成员和捐赠者。在平常生活中,修道士还承担着古典教育的义务。有的修道院还收容穷人子弟和孤儿,为这些孩童提供食宿和教育。现存保最古老的古典文本的残余手稿,大都是来自于修道院的抄写室。当时书籍的书写材料是羊皮纸,价格昂贵。抄写一本圣经的花费,相当于一所房子或农场。修道院拥有规模很大的田庄,饲养很多牲畜。简单的手工业生产,自己就能生产羊皮纸,这也是修道院能够文化传承的独特优势。此外与中国的寺院类似,修道士还会向旅客和穷人提供膳食、住宿以及医疗物资等。政府想做而没做到的事,修道院做到了。

世俗的等级制度在教堂、修道院中并不明显。在基督教的修士眼中,所有的信徒都是罪人,都需要上帝的宽恕。一旦被逐出教会,则意味着无法向上帝忏悔,同时还会被社会孤立、排斥,不要说贵族,就连国王都忌惮教会三分。信仰几乎贯穿了信徒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侍奉着上帝”,即使他们没成为修士,但仍遵循教义。无论生前贫穷还是富足,死后被葬在教堂或修道院的墓地,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国王开疆辟土,教会控制思想,而修道院则是文化和学术的中心。在“黑暗时代”保存和创造出的知识是“巨人的肩膀”,是现代大学得以诞生的基础,那些学识渊博的修士也堪称中世纪的“知识分子”。

几经改革和变迁,修道院于19世纪衰落,退出社会生活的中心。混乱和喧嚣的中世纪退场,近现代世界徐徐拉开大幕,人们更多被政治制度管理和规训,现代民族国家代替基督教成为新的意识形态,大学成为知识的发源地,修道院昔日的荣光渐渐黯淡。但祈祷、劳动、自省和求知,在这些修道院中学会的生存技能不应被遗忘,亦能帮助现代人寻得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本文由美行思远留学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xsyedu.com/6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