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考研

转自:UA设计学堂

蔚然生长

2023年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

2023年中央美院毕业季于5月1日正式启幕。作为中央美院毕业季核心大戏第一幕——2023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也已同期开展。本次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参展研究生共490人,其中博士54人,硕士436人,展出作品三千余件,涉及绘画、雕塑、实验艺术、数字艺术、设计、建筑、美术史论、艺术理论等多个领域,作品分布在美术馆、石膏馆、校史馆西厅、7号楼一、二层展厅,展览将展至2023年5月15日。

2023年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位于7号楼一、二层展厅。展览以“自然营造”为主题,分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遗产保护与更新”、“城市与乡村”、“室内与风景园林”四大板块,共56件毕业生作品参展。

NATUAL CONSTRUCTION

自/然/营/造

2023年央美建筑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

自然营造

展览前言

自然营造

展览现场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作品规模】:8000㎡

【作品阐释】:

青田美术馆项目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被瓯江环抱的东堡山西麓。作为研究应对气候的山地美术馆设计理念及空间策略的实验项目,青田美术馆嵌于山顶并且运用围合与架空的形式应对降水与山地微气候,采用背山面阔的坐向应对风向,把握阴影的营造来应对日照,并且践行平衡的设计理念,即气候与建筑的平衡、传承与创新的平衡以及物质世界与精神需求的平衡。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作品规模】:4000m²

【作品阐释】:

基于畲族传统茶叶制作工艺设计的集合生产、销售和制作一体化的茶行建筑,以开放的方式向游客展示传统制茶的过程,让游客近距离地参与到茶叶制作中来,同时提供茶叶品鉴和销售服务,让游客不仅品尝到正宗的畲族传统茶叶,也可以亲身体验茶叶的整个制作过程,提高消费者的整体购买体验。通过建筑设计体现了备族独特的文化魅力,为游客提供了优质的消费体验,兼顾运营层面的需求和体现品牌特色,从而保护和传承畲族传统制茶文化。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作品规模】:9000㎡

【作品阐释】:

从日常生活角度探讨客家传统村落中祠堂的更新策略,探寻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重新审视了祠堂“日常的神性”与“神性的日常”价值与意义。将自上而下的整体规划与自下而上的日常更新手法相结合,充分尊重人本、活态和可持续的理念,融合既有空间格局的存续、文化遗产的传承、老旧设施、空间环境更新优化等过程,妥善处理了保护与更新、生活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作品规模】:27000㎡

【作品阐释】:

设计旨在通过对乡村空间更新的同时延续乡村集体记忆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建构。首先将人们的空间意象与场地现状结合起来作为乡村空间更新的参照;其次通过对乡村空间的研究提取其文化符号与记忆载体进行空间转译;最后通过功能复合、原型转化、弹性营造等方式进行空间更新设计,助力乡村的有机更新与可持续发展。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作品规模】:10000㎡

【作品阐释】: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让城市中非正式的公共活动空间空间被生活与工作的空间挤压。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公共建筑,公共空间的品质直接影响到城市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传统职能开始被移动设备替代。因此,图书馆作为实体空间的价值开始得到关注,开始从“书的图书馆”向“人的图书馆”转变。有了“作为第三空间图书馆”的设计思想和实践,让图书馆突破传统图书馆的功能与环境设计方式。从“信息服务中心”转变为“综合活动中心”。成为人们在喧闹的城市化环境中提升自我、放松自我、教育自我、开放自我的崭新空间,而这一空间是与作为家庭存在的家庭空间和作为工作成所存在的工作空间相并行存在的,是超越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的公共空间。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作品规模】:1390㎡

【作品阐释】:

大兴法华寺公共空间回归计划(2023-2053)是以10年为一个节点的北京旧城更新方案。针对法华寺现状,近期方案在大兴法华寺“行为—空间特征”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多样化的共存”的思路。以一种临时性的、过渡式的方式引导大兴法华寺的公共空间回归北京旧城。具体更新措施为“旧城都市界面重塑”、“私建装配化代谢”、“寺庙建筑空间插件化”、“微空间改造”四种针灸式方法。采取设计活动式的家具、向外凸出体量的“装置化”建筑、适应行为发生的“装置化”边界式建筑等措施激活大兴法华寺空间。自2023年开始缓慢修缮法华寺原始建筑,疏解居住人群,拆除没有保存价值的违建。同时,保留院落内工厂建筑的结构,与拆除违建空出的空地塑造公共空间。预计2053年,大兴法华寺公共空间将完全回归北京旧城城市空间。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作品规模】:2000㎡

【作品阐释】:

鼓浪屿素有“万国博览会”之称,每年夏季来此旅游的人络绎不绝。但是目前岛内现存的游客服务中心都处于靠近东北部码头区域。而现存在西南部菽庄花园的游客服务中心一方面难以满足大量旅客休息的要求,同时也难以满足菽庄花园观光车的停放需求,故在此基地范围内重新设计游客服务中心。本设计考虑到游客服务中心游玩体验、休憩、便民服务、观光车停靠的基本需求,设置两大功能核心区。采用完全透明的玻璃盒体对应传统建筑中的天井,向外观照的同时在内部形成透明体量,通过不同的路径结合形成不同休憩的场所,在竖向层面达到庭与院的结合。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作品规模】:590㎡

【作品阐释】:

该项目位于法国南部的罗克布吕纳-卡普-马丁(Roquebrune-Cap-Martin),滨海阿尔卑斯省(Alpes-Maritimes)的一个市镇,在地中海沿岸,摩纳哥以东。该地区包括里维埃拉(Riviera)海岸线,其悬崖可俯瞰大海 。此地属地中海气候,一年四季气候宜人。本项目场地中包括了设计大师艾琳·格雷(Eileen Gray)的E.1027海边别墅,同时保留了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小木屋。艾琳·格雷是20世纪一名杰出的独立女性设计大师,E.1027海边别墅是格雷第一个、也是最负盛名的具有先锋意义的现代住宅。E.1027别墅于1999年被法国保护机构收购,在经历修复后目前已向公众开放。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前来参观的游客,在E.1027现有场地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提升游客的观览体验。总建筑面积约为590㎡。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作品规模】:4400㎡

【作品阐释】:

基地位于北京市怀柔区范琦路10号,旨在打造立足于社区的艺术博物馆。设计试图将关于“空间正义”的思考引入实践,利用底层架空形成均质的室外广场,多样的“功能柱”成为空间的“激发点”,将丰富的活动纳入其中,美术馆走下神坛成为“社会凝聚器”;边界的柔化将周围优美的自然景观引入建筑,唤醒公众关于场所的集体记忆,多元化的路径将空间的主体让渡于人,提升艺术博物馆公共性和开放性的同时,为公众的二次设计和建筑未来的生长预留空间。这是一次关于艺术介入社区营造路径的探索,也是对其根本目的的反思,关注造成“社区失落”现象的本质,通过对文化空间的营造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重塑文化认同,促进社区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在艺术行为的发生中传递社区价值。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作品规模】:12000㎡

【作品阐释】:

新世纪城市与建筑已经步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荷兰MVRDV建筑事务所提出了“极限(Extremity)”理念来回应城市“密度”困境:“为了解决当下高密度建筑‘拥挤’问题所带来的矛盾,我们需要将建筑的某一要素推向‘极限’,并使之成为建筑研究的一种技巧”。那么,MVRDV的 “极限(Extremity)”理念是否能兼顾密度需求与人文关怀?我以人的情感体验为出发点,基于此理念进行建筑密度实验。我希望这次设计能跳脱出建筑本身的概念,将整个建筑转化为一个极限化原型。我在原先的游览序列上进行了密度的划分,依照水平扩张、纵向叠加、序列组合、模块拼叠的极限化过程,将其切分为不同形态的模块,再将这些模块重组为新的极限化组构。其次,运用公共社交距离理论与GIS空间密度分析方法,我得以在极限化原型之上量化地讨论空间密度对情绪的影响,从而站在人文关怀的角度对极限化空间提出批判。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作品规模】:10000㎡

【作品阐释】:

基地位于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范崎路10号地,是大北农原有的生产厂区,被居民区与范崎路环绕。因此,当代艺术博物馆的置入,旨在通过当代艺术构建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艺术活动,使其成为城市发展文化版图中的一块重要拼图。城市更新所带来的压力赋予了建筑完整的形态;巨大的社会、文化挑战的上演则赋予了建筑内部空间分散布置的“子”特征。艺术博物馆作为阐释、协商文化新的可能性之地,需要更多可灵活使用的空间。因此,建筑将展览空间主要设在南侧二楼及以上,一、二层大面积架空,模糊边界,创造出一系列入口供公众选择,用以形成多秩序的公共空间。建筑成为了艺术的发生地。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作品规模】:6000㎡

【作品阐释】:

基于论文“空间的不确定性”的研究结论,即空间不确定的两种途径分别为“建筑空间外部的不确定”和“建筑空间内部的不确定”。其中外部的不确定的最小成本营造方式为大面积引入自然环境,这是由于光、风、水等动态的自然要素具有天然不确定性。内部的不确定则主要通过人主观感知的差异性实现:由于人的既有经验、游览路线、观察视线等因素的不同,为空间体验引入了主观差异。

落实在展览成果中,一方面输出具体建筑设计方案,有选择性的将研究结论代入具体场地,因地制宜深化研究结论。另一方面输出艺术装置,不同于客观严谨的建筑模型,引导观者本能的调动感官、感性认知作品,以此强调主观认知的不确定性。

▲ 展区照片

【作品规模】:400㎡

【作品阐释】:

方案的整体造型来自于笔者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三周期极小曲面的一种——Gyroid极小曲面。笔者最初尝试以满铺平板化的形式实现极小曲面的拟合,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在导师的建议下,尝试从传统木构中的榫卯结构入手,设计了一种平面化的单体原型,该单体可以在笔者的算法下对Gyroid极小曲面进行拟合。后续笔者对这套算法做了修饰,从理论上讲该原型在修饰后的算法的控制下,以一个合适的尺度可以实现包括单曲面、双曲面、复杂曲面等所有造型形式对应的建筑或者雕塑形态的拟合。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作品规模】:253800㎡

【作品阐释】:

当下中国时代语境中艺术的空间生产究竟意味着什么?作品由这一基本问题出发,以一个虚构的艺术节装置设计项目作为研究、展示以及对其进行再度想象的平台。通过将798重新视为一个充满变动的临时性城市空间,当代艺术、资本和政治的相互交织的空间生产逻辑在此得到了充分的施展与联结。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作品规模】:3600㎡

【作品阐释】:

药山寺,古名慈云禅寺,地处武陵山余脉向洞庭湖盆地过渡地带。药山寺始建于唐代,是唐代著名高僧惟俨禅师住锡传禅之地,是禅宗的重要祖庭,曹洞宗的法脉源头。欧美地区的禅宗发展也以曹洞宗为主,这奠定了药山寺的国际影响力。药山寺在改扩建的同时,也将积极致力于禅宗在全球范围的传播。现需求一座公共茶室与客房,用于服务前来的游客。本人以当代建筑和景观的设计手法,创造性地将东方禅意思想与现代建筑空间融合,为现代建筑空间注入传统精神内涵。建筑以“民间传说”为主题,其中融合了故事性的空间,展现了山中寺院深处幽然朴素的气氛。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作品规模】:900㎡

【作品阐释】:

川沙镇的土地随迪士尼的进入被赋予了更高土地价值,主题文化本身的受众及园区的中高消费定位,吸引了以城市小资产阶级为主的,以前从未涉足川沙镇的到访者并在此过夜。而他们却在面对与原有生活环境差异较大的乡村风貌时表达不满。但在外来者眼中条件落后的乡村却是一些经济条件有限的村民赖以维生的家园,为获得继续在原有土地生活居住的权益,他们通常需要进行许多抗争和妥协。实验是对于村民、游客、开发商三类人群存在的矛盾试图做出的改变。植入在各类人群记忆中存在的观影活动以及最简单的栖居之所帐篷,吸引人群并引发不同人群对广泛存在的现象的关注和思考,希望以此调和外来者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寻求一种共生的可能性,同时批判地产开发商的暴力植入,会带来不可逆的永久性的伤害,以更灵活、不太破坏当地的风貌和生活方式的途径介入场域。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作品规模】:5800㎡

【作品阐释】:

人类文明的进步,总是伴随着不同形式的战争,战争纪念建筑的兴建,是一种新的价值认识和历史研究方式,基于空间叙事理论的战争纪念建筑设计研究让我们能够通过实物、场景、影像来引发人们的思考,空间叙述并不是单纯的描述一个特定的事件,它是一个特定的空间,人们可以亲身经历和参与,从而获得即时的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可以是一种感觉,一种行为,一种情感,甚至是一种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建筑由于自身的特点,可以使人产生一种参与感,并透过空间形式,光影,材料,五感来传达某种情绪。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作品规模】:1800㎡

【作品阐释】:

故事介入空间时将碰撞出更丰富的空间形态,对运动的路线、与在地场所的联系、形式的隐喻形式等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知建立起基本的心理感受,从建筑空间整体把控对小说《边疆》的叙事逻辑的隐含:多线索与多入口的阅读线索。通过对小说中其中一个场景戈壁滩“奇趣”旅馆的设计表现,将其中的情节再现,并将阅读的感觉也带入其中:日常生活的不稳定感。同时它又是实际的存在,所以设计中充分考虑对场地肌理的呼应,与戈壁滩山石的状态寻找形式上的呼应,考虑其白天极热晚上极冷的温度,设计了散热设施的运用,并影响了开窗方式。设计中消解功能空间的主体地位,如小说中没有主人公的存在。设计了舞台的场所,隐喻人观看与被观看。建立在日常真实的世界中的异样与片段感知是诗性叙事的状态。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作品规模】:7350㎡

【作品阐释】:

本作品是基于硕士论文结论对建筑空间群像的组织方式进行的延伸讨论与呈现。当原始的“概念”能够带来情感冲动之时,当其能够被提取“记忆”之时,当具有记忆与潜在影像的空间单元能够被“杂耍”之时,通过运用杂耍蒙太奇的手法,使空间群像进行无意识组合,并由此产生空间的模糊性与匿名性。以此为基础逻辑得出空间群像各自发挥情感作用而产生的500种形态,从中挑选27种随机组合形成整体。本设计能够展示出空间群像整体的晶体特征——永久反复、不断生成的变化性。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作品规模】:800000㎡

【作品阐释】:

设计对象作为巨型商业性建筑有两个身份,一是作为典型的效率性空间与生产空间,二是作为身处城市关键位置的一种身份性符号。标题中的被掘者,是东方广场地下王府井旧石器时期古人类遗址所指代的意向,其曾经的生活方式代表着最原初的自然生存关系,正与东方广场所指代的商业机器理性形成两极性。若进一步将这一意向进行引申,设计背景中的断裂需要共有性对规制的修正,自然对人工的修正。因此设计意图以遗址背后的指代内容对建筑进行穿透,意图修正建筑空间形态带来的生产生活状态。对应的设计拟在两个向度上进行思考,以“针与球”的建筑分离方法,建筑的表皮部分拟回应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的承载空间部分拟回应多米诺式空间原型的当代效应与价值缺失,方法为对结构保留基础上的适应性空间原型研究与置入。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作品规模】:18500㎡

【作品阐释】:

居住空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学生公寓作为一个密集的居住空间,承载了学生生活很大的一部分。在经历了疫情时代,学生公寓的矛盾被放大,单调的视觉加上单一的功能,使特殊时期中学生的生活变得局促压抑。在研究中发现创造“社区”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生活的多样性。因此,设计以燕郊美院附中为试点,除了制定视觉策略,还试图确立公寓的精髓,即在学生内部营造私域范围内的微社区模式。打破单一的宿舍功能与视觉节奏,在新空间中创造“社区单元”,通过空间营造提升学生分享经历的可能性。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作品规模】:1771㎡

【作品阐释】:

如何更好的保护与利用历史性建筑一直是建筑学领域的热门问题。区别于以保护为主的“福尔马林”式改造,或是以空间再利用为主的“断章取义”式改造,博物馆化改造策略提供了一种能同时兼顾历史性建筑的“历史文化性”与“物理空间性”的思路。本次毕业设计选取了北京市海淀区309医院天主堂(又称上义师范学院旧址、圣约瑟楼、九国教堂)作为博物馆化改造对象,结合本人的毕业论文《基于建筑体验的历史性建筑博物馆化策略研究》,围绕309医院天主堂博物馆物属性的展现与空间适应性再利用两方面进行概念设计。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作品规模】:2902㎡

【作品阐释】:

避暑山庄是集南北之势的清代皇家园林上品,假山更是其中翘楚。建于康熙时期,写仿镇江江天寺的金山岛,为山庄内假山造型与意境独特的典范,以假山规模、假山意境、假山形式、假山风格胜,保存至今具有较高的艺术与研究价值。以金山岛假山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综合数字技术,展开假山营造艺术手法研究,解析其空间、构件、功能等方面,并尝试还原植物景观,完善假山个案分析,推进清代皇家园林假山体系化研究。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作品规模】:7000㎡

【作品阐释】:

假山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犹如混沌宇宙,因其多变的外形,使得传统测绘方式难以达到深入、全面、准确的记录和分析研究。故本研究采用当下先进的综合数字测绘技术结合二维、三维建模及可视化分析,更全面、客观、精确的采集文园狮子林假山数据,以此为前提,展开进一步的现状假山评估及艺术理法研究。数字技术和匠人访谈是本文的重要研充方法,数字化测绘成果和照片不断完善山庄假山信息数据库,为后期遗产保护提供了实证数据;通过匠师访谈,逐步厘清狮子林假山的特点、现状与历史原貌的关系。此外,结合数字模型以及相关史料档案,展开假山整体和微观结构、游线、艺术理法等的分析,均为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期待该研究成果能够对避暑山庄假山艺术的保护及修复做出一定的贡献,也能为今后假山艺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作品规模】:19000㎡

【作品阐释】:

圆明园作为清代皇家园林的巅峰代表作,其文化价值与文化遗产无可估量。在日新月异的数字信息化时代,我们需要拓展、扩宽对历史文化与建筑遗产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方式,来真正有效地推进其在当代的传承与保护。然而园内建筑历经数次劫难后已经所剩无几,实体建筑与景观的大面积缺失给圆明园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失去了直观展示自我的机会。作品以长春园西洋楼景区大水法组群为例,对其进行了概念化复原设计研究,主要主要包括二维平面图纸与三维的数字模型与实体模型。对圆明园的还原与再现是将长期尘封于史册之中的圆明园重新呈现于公众视野,为圆明园建筑的可视化、形象化提供可能,是圆明园文化传播过程中最基础的一环。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作品规模】:40000㎡

【作品阐释】:

碧云寺始建于元代,清乾隆时期进行了寺院的扩建,成为独具乾隆风格的皇家寺院。寺院规模和等级空前强化。其中金刚宝座塔和罗汉堂的组合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孤例,两座建筑的建筑创作都与佛教宇宙图示——“曼荼罗”密切相关,一同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方法论,寺院包含水泉院园林,金刚宝座塔院以及田字五百罗汉堂。整座寺院在建筑布局、建筑设计、空间转化上都是十分独到,在香山的历史场域中,碧云寺和环境的融合达到了完美,是寺院与园林结合的经典作品。设计通过诸位老师的帮助,在比较前人测绘图的基础上,本人实地调研以及整理,进行了全寺的平面绘制、三维建模、艺术表现,目的是发现和寻找古代建筑中的智慧和艺术。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作品规模】:8500㎡

【作品阐释】:

位于意大利帕尔马的基耶西医药集团旧工业基地随着主业务的搬迁而逐渐脱离社会发展,为此作者从共生的视角出发,在保留基地以科研创新为主的办公功能基础上进行更新,通过基耶西医疗集团品牌的影响力吸引医疗保健等相关产业的商业入驻以打造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创意文化产业园,更新后创意的空间环境与健康主题的各类社会活动的举办使得基地与更多的商户以及周边社区居民产生交流从而达到活化整个基地的目的,营造出办公、商业和社区生活于一体的优质城市公共空间。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作品规模】:20000㎡

【作品阐释】:

濂溪乐处景区遗址展示利用设计从园林景观要素(山石水体、植物、建筑与道路)视角去探讨濂溪乐处综合展示利用问题,总结其盛期造景特色与现状展示利用问题,提出濂溪乐处景区遗址展示利用原真性、可逆性、安全性等原则,完成实体空间展示、虚拟空间展示和文化传播三个层面的展示利用设计方案,为后续圆明园中式景区与类似历史园林建设提供创新思路。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作品规模】:10.4 km²

【作品阐释】:

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地区,全长13.378km,是以望京外环绿道、公园绿道与市政道路为主要依托,串联起望京地区商业、科教、居住和研发四大片区,服务于市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的连续慢行道路。项目覆盖望京地区两大街道共29个社区,四大产业园区,服务周边约 33.2万人,是望京慢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一线、三环、四段、五区、八景、多节点”的总体规划结构,旨在强化望京慢行网络的联通率,探索社区友好型城市慢行系统的构建方式,希望突破原有选线功能单一的“绿道”职能,最大程度保证社区居民的步行可达性,向功能多元、覆盖面更广的“外环慢行系统”转型,多措并举推动慢行系统品质提升,更新个体与城市的空间联结方式。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作品规模】:120000m²

【作品阐释】:

花家地北里艺术化更新设计旨在打造创新型人文艺术社区,塑造艺术社区全新形象,更新设计因地制宜,依托、利用场地现状条件进行适度更新。注重以居民实际需求为核心,切实提升居住品质,优化小区氛围。同时,充分利用中央美术学院艺术优势,将艺术带入设计,将艺术导入生活,使花家地北里小区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文艺术社区。更新方案从“点、线、面”三个维度进行艺术介入设计:点即在小区内若干个道路节点进行艺术介入设计,多样的公共空间有助于人们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空间感知;线即以丰富的艺术元素设计形成道路,可较大程度地提升居民生活及通勤过程的环境质量;面即将艺术构成与建筑立面相结合,人们可以从艺术视觉形态中感受其蕴含的文化信息,解读生活的理想。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作品规模】:262.8㎡

【作品阐释】:

项目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孙裕村,本项目基地临村中主要道路,总占地面积为262.8㎡。以“屋中有院、院中有屋”的设计概念为中心。该村的民居形式为北方农村传统的红砖坡屋顶形式,其原始民宅为传统三合院性质,正房朝南,两侧为西厢房,中间为庭院。将原建筑的三合院体量二维层面转换至三维层面进行立体化不知,形成上下两层空间。并跟随着体量的错动形成房与院交织的空间层次关系,房中有院。运用“温室”空间概念的方式将建筑体块覆盖成为完整的建筑体量,将景观庭院纳入室内的同时,使得地处北方的建筑在冬季也可以有着良好的室内景观环境,形成不同气候下良好的自然居住体验。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作品规模】:30000㎡

【作品阐释】:

针对后奥运时代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段园区的整体园区改造提升,调研梳理园区的叙事资源,发现后奥时代园区的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通过叙事性设计进行双奥品牌的主题提升,园区叙事路径的组织,园区叙事场景叙事氛围等营造。后奥运时代,双奥成为了遗产作为奥林匹克公园的叙事背景,将双奥的主题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以双奥故事作为叙事暗线,以日常活动作为叙事明线,二者相互交融,突出奥林匹克公园的品牌特征的同时提升整体园区后奥运时期的日常性活力。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作品规模】:10公顷

【作品阐释】:

大栅栏位于北京城市中轴线南段,本次设计区域是大栅栏旧城更新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商居混杂片区,是北京国际设计周艺术展事最活跃的区域之一。艺术展事作为一种空间集聚特征明显的激活要素,在举办过程中更新空间重构区域文化生产力,促进了大栅栏自发、缓慢的更新和优化,对旧城发展与形象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设计立足于该地区后展览时期的特征和空间使用效果,重新思考艺术展事在旧城更新实践过程中的优势与问题。在保留大栅栏原本的街巷结构、院落肌理和建筑风貌的前提下,嵌入可灵活组合变化的空间插件,以适应不同时段的多种业态需求,并多触角蔓延扩展至城市空间。提升空间使用效率,重构区域文化生产力,与老城展开富有成效的对话。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作品规模】:约24公顷

【作品阐释】:

以大连市杏树屯镇猴儿石村作为设计对象,从适老化的视角并结合村庄现有特色以及存在的问题,对村庄公共空间进行设计与规划。具体更新方案主要从公共空间布点以及典型节点设计两方面展开。其中,主要节点包括滨海岸线街巷设计、建筑设计以及设施设计。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作品规模】:9公顷

【作品阐释】:

每个人的儿童时期都暗含着他一生的希望。胡同社区的儿童虽然生活于文化氛围浓厚的环境当中,但同时也面临着内部家庭生活空间局促、外部复杂人群涌入的双重困境。因此本次设计选址三里河公园,采用儿童友好的理念对其进行更新改造。运用类型学方法,抽象提取胡同肌理原型及四合院、杂院的空间原型结合儿童活动尺度对其进行模数化运用。经过类型分析、原型提取、形态变形等设计手法对其进行了更新改造,寻求儿童的生活空间。传统胡同、四合院体现了中国传统伦理秩序,在当代,儿童的需求与权利也应得到尊重,在这种传统的伦理秩序之中置入儿童的自发秩序是本次设计想要表达的最终含义。希望每一个儿童都能拥有完美童年。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作品规模】:约1200㎡

【作品阐释】: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老龄化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我在深入调研花家地北里小区的闲置空间后,希望将其改造为适老化空间,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舒适、安全、便利的居住环境。提高老年人的行动安全性的同时,增加绿化、景观等元素,营造舒适的环境氛围。同时我也希望在提供了一个适老解决方案的同时,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体验,同时也为城市的老龄化社会做出贡献。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和设计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老年人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适宜的生活环境和服务保障。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作品规模】:20公顷

【作品阐释】:

长期以来,我国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内容是开发旅游资源,而忽略了旅游资源的文化与社会功能,旅游景区光环境空间品质的提升与完善这一问题也亟需解决。本设计以莒国古城的光环境设计为切入点,运用场景理论以新的场景营造方式提出一种新的光环境设计思路,从空间与业态、人群与活动、设施与公服三个角度进一步归纳出了更适合莒国古城的光环境设计与表达策略。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作品规模】:495亩

【作品阐释】:

伴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来临、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推行、城市更新行动的实施和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大学不仅需要承载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的功能,还需要承载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当大学的定位从传统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和博雅教育场所转为一个知识创新、文化传承、服务经济的综合机构时,作为其容器和舞台的大学校园空间也应该做出相应调整和完善,才能满足新时代大学转型发展的需求。同时,在经历了21世纪初大学城和大学校园建设的热潮之后,许多大学新校园普遍存在的风貌雷同、文化缺失、与社会脱节等问题也逐渐显现,亟需更新提升。中央美术学院燕郊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正是在这一双重背景下开展的。

▲ 滑动图标查看更多内容

▲ 展区照片

– END –

本文由美行思远留学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xsyedu.com/66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