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学院院长怎么说
来源:【深圳特区报】
服装史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的缩影,对研究人类文明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衣食住行”中,“衣”排在第一位。可以说,没有比“衣”更适合作为社会发展轨迹的研究史料。提到纺织考古及古代服饰研究,就必须谈到王亚蓉。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汉代织锦护膊,国内首次木乃伊服饰脱取实践——新疆尼雅贵族墓地纺织品脱取与研究,地宫开启了半个盛唐——陕西扶风法门寺唐塔地宫纺织品的发掘与保护,北宋书画的保护与再现——江西赣州慈云寺塔出土文物的修复,明代定陵出土万历皇帝缂丝衮服、孝靖皇后满绣百子衣的复织……经她妙手,那些沉睡千年的锦绣重现生机,那些史料中的精彩故事变得鲜活,那条模糊已久的古丝绸纹路变得立体起来。
探索教学 普及华服设计从年轻人开始
中国纺织品历代相传,服饰文化源远流长。但我国服装学院或服装系的教学理念与教材大多以西方服装结构设计理论为主,缺乏对中华传统服装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培养。这对于从事纺织考古、文物修复半个多世纪的王亚蓉来说,是一种遗憾。
“纺织品与瓷器一样,在国际交流中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命脉。从文献记载或出土文物来看,中国的服饰文化深刻影响着世界,其材质和纺织技艺令人赞叹,曾引领世界潮流。追本溯源,我们应发扬好这一学问。”王亚蓉说。所有“用而不知”都应该有个缘由。带着这个想法,今年,王亚蓉来到深圳技术大学新成立的服饰技术学院担任院长。
熟悉王亚蓉的人都知道,她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纺织考古“绝学”学科带头人,师从我国著名文学家、古服饰研究专家沈从文和纺织考古专家王㐨,从事古代服饰保护、研究与复织工作。北京服装学院纺织考古学科博士点也是由她开设。与博士点不同的是,王亚蓉在深技大服装设计学院面对的是几十名没有任何专业学术背景的大学生。从一张白纸出发,为年轻人画出中国文化的绚烂多彩,对王亚蓉来说挑战不小。
博士点重在研究和保护古代服饰,本科教学重在普及中国服饰文化的精粹。“传承不是复制。在深圳技术大学,我们要做的是在本科期间就把中国传统服饰的精妙告诉学生,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拥有中国审美,加上开阔的思维,形成创新且独特的设计理念。无论他们将来是否从事设计行业,有了专业背景和审美,举手投足间便能尽显中国味。我相信,未来我们一定还能引领世界的新潮流。”王亚蓉说。
据了解,目前,服装设计学院的老师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更新课程大纲,从中国服饰文化与西方服饰文化的比较中,探索出一条教学新路。
“我这一辈子都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明白咱们民族技艺是多么优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从书本上、研究中保护它们是不够的,还要在生活应用中将其发扬光大。”
重现旷世经典 彰显中国文化自信
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开启了人类文明史上的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大交流。作为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最直观表象的服装,千百年来承载了这种文化激荡,也见证了中华文明在辽阔大地上的蓬勃成长。当华服在世界舞台上不断“出圈”时,王亚蓉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让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走地更远。
远赴伦敦受邀参与研究敦煌文书出版拍摄等工作时,王亚蓉不仅修复了经卷上的教义和佛经,也让经卷背面,那些僧人记下的生活账、地亩册等反映当时社会方方面面的文字呈现在世人面前。在大英博物馆主讲了一场以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纺织品的发现、修复为主题的讲座后,一位当地研究东西方服装史的教授感慨地表示:“中国人真了不得,2600年前就能用平面剪裁做出立体裁剪的效果。”
来自世界的赞誉让王亚蓉的内心充满了自豪,也更加深了要把中国文化精华体现在教学中的想法。“植物染料、矿物颜料、服装结构,中国人有自己的织造法则。”王亚蓉表示,“凡事都有不同,但事事均有联系。以前我将大量精力花在了研究上,现在我要把那些散落在研究中的知识点通过讲课串联起来,加深年轻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说不定哪一天,他们的创新思维就爆发了。”
王亚蓉先生在学术会议上发言。
以物证史 见证最美华服的辉煌
采访中,她对记者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以物证史”。她强调,这是沈从文先生的提法,也是王亚蓉及其团队50多年来从事纺织考古长期坚持的原则。反映到教学工作上,“以物证史”是希望学生们通过观察实物,更真实、深刻地了解中国文化中蕴含着的独特的民族传统之美。
王亚蓉先生在新疆尼雅贵族墓地主持纺织品的脱取工作。
由于地质条件、埋藏环境的差异,纺织物在被发现后的出土清理中,物理和化学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甚至很多出土时甚至已经残碎成了絮状,有的还与泥沙混合,貌似朽坏、不可恢复。从文物刚出土时的样子到科技修复后所焕发出的昔日光彩,亲眼见到的巨大变化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更能让学生印象深刻、激发灵感与自豪感。
2006年,江西靖安县惊现一座东周大墓。“47个棺木距今约2500年,发现了多具25岁以下女性遗骸和300多件纺织品文物。从出土文物来看,棺材里有丝织品,一个竹丝编织的工具盒,里面装着当时的纺织工具,没有首饰和装饰品,甚至连发簪都没有。”王亚蓉说。
在清理纺织文物时,她发现了棺材帮上有一抹朱砂红,轻轻触碰,朱砂的颜色就化了。仔细用放大镜一看,那块丝绸上面有细细的经线织纹,织的很密。在200倍的显微镜下,经纬线清晰可见——每厘米排列240根经线。现代化设备织出的高档布料经线密度大约为每厘米100多根,而2600多年前的祖先用手工织机就做到了一厘米排列240根经线。这表明,此地的纺织缫丝技艺在东周时已达到了极高水平。
“没有哪一位老师是拥有几千年文化背景的,但是出土的每一块残片,每一件衣服都承载了历史的厚重。它们用无声的语言把当时的生产技术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你把它研究透,就等于沿着绵延不断的文化脉络,传承与时俱进的文化。”
王亚蓉先生在揭取陕西法门寺出土鎏金如来说法露顶银宝函上的丝织品。
技术传世 让中华丝绸的瑰丽永存人间
从东周时期到清代,王亚蓉主持或参与过的重大考古项目时间跨度长达2000多年,几乎串起了一部中国纺织考古史:从东周墓中的朱染双色织锦,马王堆汉墓的素纱襌衣,到唐代法门寺地宫里的四经绞罗,宋锦明缎,这些考古发现及其纺织品的研究与复织,让“罗纨绮绩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方”等深藏千年的华章发出了中国丝绸文化的美妙声音。
在王亚蓉看来,考古和教学的共同点都在于传承。传承不是复制,而是加入独特思维的创新。如今,科技让数字化渗透在生活方方面面,以此为研究手段,对于文物复原复制或是创新,都具有有利影响。
王亚蓉先生介绍江西赣州慈云寺塔出土文物的修复情况。
结束采访后,王亚蓉带记者来到服装技术学院的院徽前,介绍着眼前八角星纹图案的寓意。“八角星纹是在纺织机器经轴两端的零件,也是西王母梯几戴胜的装饰物。选此作为院徽,与学院名称呼应,既代表了中国古代服饰的精美,又代表了中国织造技术的独一无二。”王亚蓉对记者说。
王亚蓉坦言,深圳吸引她最大的特点是开放,奇思妙想能在这里落地落实,任意驰骋的思维不会被禁锢,这里是创新设计的沃土。
“我今年81岁了。得益于50多年来的研究,有幸直接面对祖先精湛的技艺,并把中国古往今来的设计织造法则悟了出来。教学,是我能把感悟、经验告诉年轻人的最佳方式。我一直有个想法,那就是不管怎么着,我一定要把教学这事办下去。”
(原标题:《中国首批“大国工匠”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织绣领域研究第一人”、深圳技术大学服饰技术学院院长王亚蓉:让更多年轻人一抬手一投足尽显中国味》)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温静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焦子宇)
本文来自【深圳特区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本文由美行思远留学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xsyedu.com/61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