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理工设设计中国人多吗

转自:小印帆的建筑笔记

ZIXI

北京服装学院 本科

米兰理工大学 硕士

小红书:普通小岛

01. “去欧洲上学就是为了去玩的”

我是从米兰理工大学室内与空间设计专业毕业的,着实普通的经历在投稿的众多优秀建筑人当中显得格格不入。虽不是学建筑的,倒也算是沾点边,斗胆来分享一下自己好玩的留学经历。

记得当时申请学校的时候,同学问我为什么要选择欧洲,我做出了“因为在申根区可以到处玩!”这样看似毫不正经,也不积极向上的回答。但事实上,这也确实是我出国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小家里教育“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我也认为亲身的见识和体验可以更好地学习和认知这个世界。加之读完本科之后,还是想做一名空间设计师,于是我选择了出国继续学习一段。

(在欧洲期间基本就靠着这个小背包到处旅行)

留学期间,不用去学校的时候就在家做饭省吃俭用,感谢爸爸妈妈的支持,省下的生活费我几乎都用来旅游了。其中最令我自豪的就是和发小一起完成了一次为期21天环中欧的背包旅行。

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小红书看看连载小记录 😀

(环游路线图 ©普通小岛)

02. 坎坷但好玩的求学之旅

到了意大利之后,很幸运地和几个朋友住在一起,度过了美好的留学时光。但不幸的是在学业上运气极差,因为与小组作业的队友不和及不被导师认可等等糟心事我曾一度深深陷入精神内耗的焦虑状态。在今天写这篇推送的时候,翻出了曾经崩溃时发的朋友圈。

后续是:这个令我崩溃的、不被老师认可的studio成果,最终在五个月后被选上参加了2022年米兰设计周的展览。如今刚好两年整过去了,再看这条朋友圈确实可以轻松笑对了,看来这两年多多少少是成长了。

(Studio课程最终汇报的现场)

(2022米兰设计周布展现场)

这两年多的时光实在是令人珍惜和怀念,欧洲太美了,随时走在路上都可以见证历史、艺术和大师的设计。就像前面提到的,学习不仅仅是校园和书本上的理论,留学的意义对我来说不仅是拿到一纸文凭,而是去看,去感受,留下各种各样鲜活的记忆。

去看历史的痕迹

去爬山

去公园里野餐

去徒步

去阿尔卑斯雪山上滑雪

去看大大小小的教堂、博物馆和美术馆

去看建筑

去冰洞里探险

去地下一百米的盐矿里划船

去山上的小木屋过夜

(再次欢迎大家去看连载小故事!)

毕设阶段,我选择了工业产品系的教授做我的毕设导师,研究设计中的“用户”。因为明确自己短时间内不会再有继续上学的可能性,还“作死”的选择了以研究性论文为主,设计为辅的毕设类型,希望可以在面临工作之前最后给自己一段沉浸在学术研究中的时间。理想总是丰满的,我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对Vandalism这个从未涉足的领域做出了一些皮毛研究和学习,也体验了以外国人的身份在米兰进行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

虽然这一段求学之旅充满了坎坷,所幸还是在预计的时间内顺利圆满的通过答辩毕业了。作为一个高中数学在及格线上徘徊的严重偏科的“差生”,竟然获得了Master of Science的学位,这是以前的自己想都不敢想的吧哈哈。

(戴上桂冠的一天)

03. 回国现状

毕业之后我选择了直接回国工作,虽然知道大环境不好,但也没料到如此不好。在经历了投出50份简历竟毫无回音的打击之后,我去了一家小型建筑事务所做助理设计师。虽然在这里度过了倒贴上班的几个月,但好在精神状态稳定且项目不错,团队紧凑工作氛围很好,还有漂亮的工作室。

由于在欧洲时习惯带着我的小微单在旅途中拍一拍喜欢的建筑和室内设计,合伙人们也放心地把协助摄影师一起拍摄落成项目的任务交给了我。于是在这一份工作中,我不仅体验到了作为学校、幼儿园、私宅、宿集、公益项目、公建竞赛等等各种类型项目的设计师工作,还参与了竞赛汇报、软装采购、项目拍摄等等有意思的任务,甚至还有带办公室的猫猫去打针这样的工作,对于自己来说是经历毕业折磨之后一段极好的恢复期了。

(竟然可以在gooood和archdaily上看到自己的身影了哈哈)

后来我选择了商业零售空间设计,从传统建筑行业的室内设计中跳出来,开始接触新的设计思路。虽然目前为止并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好在保留了兴趣所在,也可以学到一些和品牌有关的思路。(最最最重要的是基本不会加班)

有人问我会不会后悔回来,一点都不。我还是喜欢国内直白且有边界的社交方式和便捷的生活方式,并且也很喜欢国内年轻人们的精神状态,加之目前尽可能地做到了Work life balance。总而言之,人生是旷野,我的经历并不是什么值得学习的成功宝典,大家就当看看不卷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好啦。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本文由美行思远留学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xsyedu.com/55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