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排名(德国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排名榜)
▲ “马蹄形”居住区(设计者:布鲁诺 · 陶特、马丁 · 瓦格纳)
© 哈罗德·波登沙茨著.柏林城市设计—— 一座欧洲城市的简史[M].易鑫,徐肖薇 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32.
德国城市设计学科的发展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了对当前德国城市设计领域的发展进行总结,就有必要对人们的历史认识加以梳理,以便把握其核心的思想脉络。事实上,“紧凑的发展”“功能混合城市”这些人们在今天相当流行的概念,都是来自对19世纪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思想的重新提炼和调整,有的甚至还要追溯到更早期乌托邦思想的影响。
一、德国对于城市设计内涵的早期认识
1.现代城市设计源于德语国家
“城市设计”这个专业词汇产生于19世纪末的德语国家,当时德国和奥地利在城市设计领域拥有着领导性的地位,并得到了其他国家学者的承认(Sutcliffe, 1994)。当时欧美各国为了应对快速城市化带来的挑战,致力于系统性解决当时城市失序的问题。城市规划的方法也从之前片面强调技术的模式,转变为从美学角度出发,围绕构建和发展城市的公共空间体系,进一步整合以前在技术、卫生和经济领域积累的成果,具有建筑学背景的专业人员也因此成为整个城市设计工作的核心,发展出系统的工作方法与模式,并由此确立了现代城市设计科学。
从字面的意义上来看,德文的Städtebau 比英文的Urban Design 能够更好地把握城市设计的工作内涵。城市设计以城市的建筑空间组织为对象。不同于某个单体建筑本身的建造,城市设计的活动强调对某个地区的建设活动进行协调与调控,处理建筑物的布局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与连接等问题。
2.基于多重的空间尺度层次探讨城市结构
1872年德国统一以后,经济飞速发展,各地都经历着快速城市化带来的挑战,也由此推动了城市设计学科的发展,很早就确立了基于多重的空间尺度层次来探讨、把握城市设计核心任务的基本意识,除了关注狭义上城市内部形态和结构问题,城市设计人员还把较大空间范围(区域)内的居民区体系也纳入了城市设计的研究范围,将其作为处理空间形态与结构、推动建筑空间组织的框架条件。所谓的“大规划”成为当时首要关注的问题,1910年大柏林城市设计竞赛的成果公布,大规划的思路引领了当时的世界潮流,对后来1944年的大伦敦规划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大城市区域的愿景:从火车南站街道莫格尔湖,1908/1909年大柏林竞赛参赛作品
© “城市愿景 1910/2010”国际巡展,2016
3. “城市景观”视角的建立
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思想产生了世界性影响,但是在早期实施的案例相当有限,直到二战以后英国推动的新城政策才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20世纪初,欧洲大陆国家同样面临着城市中心密度过高、住房压力过大以及环境卫生等多方面的挑战,当时主流的解决办法则是“花园郊区”的思路。与霍华德一样,人们同样坚持着某种反城市的态度,期望在城市的郊区为中产阶层和工人阶级收入较高的人群建设独立的居民区,并通过铁路与城市中心相互联系。
作为20世纪早期现代建筑师的代表人物,布鲁诺·陶特(Bruno Taut)等人提出了所谓 “城市景观”(Stadtlandschaft)概念。在这一视角下,在区域范围之内形成了一系列各种规模的居民点,他们通过一系列绿楔和道路与城市中心相互联系,共同形成了一个相互融合的整体,有必要在区域尺度上也构建出一个完整且可体验的结构,城市设计也就由此正式拓展到区域的尺度。
不过在一战以后,现代主义城市设计逐渐获得主宰性地位,功能主义的相关要求成为其核心的价值内涵,一战以前人们所坚持的可体验性(美学)在相当一段时间失去了应有的地位。以勒·柯布西耶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城市设计师,希望彻底改造现有城市,优先发展机动车交通,推崇功能分离原则。
▲ 现代主义城市设计城市更新:希尔伯施莫的柏林弗里德里希城改造方案
© Staedtebau in Deutschland im 20. Jahrhundert-Idee Projekte Akteure,P.29.
特别是二战以后到1960年代这段时间,美国的汽车导向发展模式鼓励了郊区化的发展,使得欧洲城市内部的街道和广场失去了吸引力,建筑和城市设计方面的大量历史遗产遭到大面积破坏,直至1970年代这种趋势才在人们的反思中被逐步终结。
二、两德分裂条件下对城市设计的探索
在经历了魏玛共和国的动荡和第三帝国的独裁以后,德国的分裂和冷战使得城市设计成为东西方阵营文化对抗的主战场之一。东西德的城市设计专业人员也基于各自的社会环境和指导思想,分别探索出了有意义的成果。
1.东德:塑造紧凑和美感的城市
东德的城市设计强调“紧凑而集中”的城市建设方式,要求根据紧凑的城市形态发展体现民族特色的美感城市,使城市成为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载体。这个指导思想源于1935年的莫斯科规划,并发展成为后来社会主义国家各国城市建设的基本参考样板。不同于西德因为郊区化人口密度持续下降,东德的城市设计要求提高城市密度,使大量的居民能够集中起来,以便形成相对密集的街道和建筑群,保证城市服务的经济效益。人们还进一步引入了由苏联专家提出的居住小区模式,用于安置广大的城市居民。城市的美感则主要是通过宏大的街道、广场和滨水地区来体现,强调其艺术性,同时重视体现各国的民族传统在建筑方面的表达。1950年,东德专门出台了关于城市设计的16项基本原则,成为实现上述目标的指导性文件。
▲ 斯大林大街设计鸟瞰图
© 哈罗德·波登沙茨著.柏林城市设计—— 一座欧洲城市的简史[M].易鑫,徐肖薇 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34.
▲ 斯大林大街的透视表现图
© Staedtebau in Deutschland im 20. Jahrhundert-Idee Projekte Akteure,P.182.
▲ 斯大林大街的设计平面图
© Staedtebau in Deutschland im 20. Jahrhundert-Idee Projekte Akteure,P.182.
2.西德:分散与解体的城市
受到现代主义“阳光、空气和开放性”(Sunshine, Air and Openness)的影响,西德的城市设计在战后重建和之后的城市扩张中坚持了功能分离的原则,再加上当时美国式汽车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占据主导地位,鼓励了郊区化的快速发展。西柏林举办了“Interbau 1957”国际建筑展,以勒·柯布西耶和格罗皮乌斯为首的国际现代主义大师们共同设计建造的汉莎小区(Hansavietel),彻底放弃了以前紧凑型的布局。基于郊区化的趋势,西德的城市设计专业人员提出了城市向外扩张条件下的城市设计任务要求,1945年出版的《分散与解体的城市》算得上是代表性的著作。
▲ 汉莎小区,战前与战后建设的街区结构与鸟瞰图
© Stadtplanung. Eine illustrierte Einführung,P.31.
随着郊区化蔓延的发展,拥有花园住房和私人小汽车这两个因素成为不可或缺的力量。区域内部的空间结构不断向破碎化发展,面对可体验性的缺失,人们使用“景观破碎化”“荒漠”或者“非城市”来描述这种局面,德国原先致力于塑造“城市景观”的认识面临挑战。只有冷战条件下的西柏林地区(由于边界被限制)始终维持了较为紧凑的城市空间,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郊区化的各种问题。
三、脱离现代主义:重塑美学和历史在城市设计中的合法地位
1.对于历史城区价值的再发掘
德国在二战中遭到严重破坏,战后大量被战争破坏的历史老城得到恢复性重建,但也有很多城市的历史中心区按照现代主义城市设计的模式进行重建或者改造。直到1970年代,欧洲范围内普遍掀起了重视历史建筑与城市的思潮,1975年被定为“欧洲遗产年”。在这项活动中,除了要求对那里工业化以前的历史城区加以保护,甚至那些一战以前兴建的高密度工人街区同样得到了重视,后者因为曾经瘟疫流行、环境低劣成为人们相当排斥的对象。
▲ 居住条件恶劣的“租房兵营”
© 哈罗德·波登沙茨著.柏林城市设计—— 一座欧洲城市的简史[M].易鑫,徐肖薇 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56.
实际上,东德的城市设计人员率先开始在东柏林的部分历史街区开始了恢复历史风貌的尝试。反过来这些项目的成功,也帮助说服西德的政府更大程度上支持恢复包括老工人街区在内的历史城市,西柏林由此成为当时对历史街区、特别是一战前工人聚居区保护和利用的典范,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 位于东柏林的尼古拉小区
© 哈罗德·波登沙茨著.柏林城市设计—— 一座欧洲城市的简史[M].易鑫,徐肖薇 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57.
2.柏林国际建筑展的世界性影响
到了1980年代,东西柏林虽然仍然相互分裂,但是很明显它们都告别了正统的现代主义城市设计。柏林通过举办“1984/1987年国际建筑展”,在城市设计领域实现了两个历史性的突破:1)围绕“谨慎的城市更新”(Behutsame Stadternerung),为城市发展构建起了一套新的政治框架,用来替代原有依靠大规模拆迁的城市再开发模式;2)使新建筑的开发超越现代主义模式,为其构建起新的话语体系和文脉背景。整个西柏林在1980年代成为国际城市设计领域重要的实验室,帮助人们打破以前正统现代主义的限制,现代主义城市设计中相当一部分旧的准则(发展机动车导向的城市、拆除历史建筑、破坏现代主义以前的城市结构等)最终被彻底埋葬掉。
▲ 基于柏林国际建筑展制定的内城规划纲要(局部)
© 哈罗德·波登沙茨著.柏林城市设计—— 一座欧洲城市的简史[M].易鑫,徐肖薇 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76.
针对部分街区出现衰败的问题,“谨慎的城市更新”构想提出尽可能地维护现有的建筑肌理和公共空间,同时密切配合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战略,使当地的居民和企业能够留在更新地区内部。城市设计致力于对现有的城区或者街区尺度的建筑空间组织加以改善,而这依赖于居民、企业经营者、土地所有者以及公共部门共同的行动和措施,以提升城市性与空间品质。
▲ 谨慎的城市更新早期实例:沙米索广场(Chamissoplatz)
© 哈罗德·波登沙茨著.柏林城市设计—— 一座欧洲城市的简史[M].易鑫,徐肖薇 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99.
在此基础上,历史城市的价值与可体验性(美学)也重新被当作今天城市设计核心内涵的一部分。“批判性重建”构想致力于在城市整体上维持历史上的延续性,以二战以前的柏林城市肌理为依据,提出尊重并恢复城市原有的平面,特别是公共空间体系,但同时坚持反对采取复古的建筑样式。“批判性重建”构想最初在柏林建筑展期间提出,并在1990年以后重新整合东西柏林的柏林内城规划中得到继承。到了1999年,城市规划部门以这一构想为基础,通过了正式的“柏林内城规划纲要”。其典型的目标包括:“保留城市平面,在可能情况下对城市平面进行恢复性重建……通过多样化的建筑形式来重新构建公共道路与广场空间;道路空间的面貌应当考虑与道路空间的公共特征相一致……在内城的混合使用地区(城区)应当把居住、工作、文化和休闲等方面结合起来。”
四、社会导向的福利国家与全球化影响的张力
1990年德国重新统一,很多城市开始进入后工业社会的状态,不同地区的人口和资本流动大大加快,社会群体越来越多元化。此外,由于原东德和西德地区因为发展差距明显,特别是原东德地区的人口大量流入原西德地区,当地的人口迅速老龄化,各个社区的发展极不平衡,给城市设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各地的发展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不断恶化,不得不依靠上级政府的拨款或者寻求私人投资的支持。由此,“项目导向的城市发展”占据了主导地位。人们不得不发展出充分适应当地情况的城市设计策略,特别是针对“增长的城市”和“萎缩的城市”分别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做法。
1.城市中心成为整个城市区域的窗口
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区域内部的主要城市中心获得了更为重要的地位,与郊区那些往往无序蔓延、缺乏吸引力的居民点相比,这些中心地区拥有着独特的历史价值和丰富的可体验性,也因此成为整个城市区域的窗口,对于吸引国际上的投资、创新性人群和旅游者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柏林的博物馆岛地区改造计划
© “城市愿景 1910/2010”国际巡展,2016.
此外,城市中心区的形象与开发对于加强区域内部居民的认同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致力于创造充满吸引力的街道和广场,限制私人小汽车、改善城市中心区的步行系统。但必须指出的是,当前德国的城市中心区同样面临着资本驱动优先的局面,这些地区的开发更加注重满足各种高端消费人群的体验需求,历史中心的场景化和过度美学化倾向得到加强,而往往会忽视一般居民和大众群体的要求,甚至引起不同阶层之间的冲突。为此,在内城地区发展具有包容性的各种公共空间逐渐在德国城市的发展政策中占据了核心性的地位。
以柏林为例,城市政府将波兹坦广场、“动物园站”和亚历山大广场确定为三个允许兴建高层建筑的中心,同时延续1980年代国际建筑展的经验对城市中心地区的大量老旧街区进行改造,改善这些地区的经济能力,为中低阶层提供居住空间,注重保护和强化各种历史文化遗产与设施的地位,同时兼顾城市中心区的对外和对内职能。
▲ 柏林城市中心高层研究:柏林十字,蓝天组(Coop Himmelblau)设计
© 哈罗德·波登沙茨著.柏林城市设计—— 一座欧洲城市的简史[M].易鑫,徐肖薇 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100.
2.城市更新与“社会城市”的扶持计划
在“谨慎的城市更新”思想影响下,过去20多年时间德国逐步建立起一整套法律框架来确保城市更新的成效。“社会城市”计划旨在促进那些在城市空间结构、经济、受到忽视的片区推动发展,在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对市政和社会基础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以便实现加强社会凝聚力、确保代际公平和家庭和睦。在1999—2016年间,该计划通过跨部门的合作,已经在441座不同规模的城市中实施了783个项目。
▲ “社会城市计划”的空间分布
© “德国在欧洲”展览,2018.
在相关的措施中,致力于加强所在街区作为产业和居住区位的各方面条件,坚持补救各种缺点与不足,特别注意住房建设、历史建筑的保护与维修。作为社会政策的一部分,德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通常会按照各三分之一的原则分担城市更新扶持项目的费用。2013年,联邦政府就提供了9600万欧元的资助,用于维护和复兴历史内城地区和各种古迹。
(1)传统工人街区的复兴
很多城市的内城周边存在着大量以前的工人聚居区,这些地区密度相当高,一度曾经疫病流行,成为现代主义城市设计批判的主要对象,在战后被大量拆除。不过也有相当一部分这样的街区一直保留到今天,由于长期被忽视而状况堪忧,亟待改善。随着当前内城地区吸引力的加强,新兴的绅士化过程对这些地区的居民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压力。面对这种情况,城市政府有必要采取各种社会政策和城市设计的措施,改善这些街区街道、广场和绿地,特别是社会服务设施,同时积极发掘这些地区在历史文化价值方面的意义,防止出现各方面的社会问题。基于当地各种历史遗产的价值,人们挖掘出其核心的功能潜力,将使这些地区焕发出全新的活力,并成为今天城市重要的资产。柏林的施潘道城区(Spander Vorstadt)是这方面的典范案例,该地区是以前被称为“租房兵营”(Mieterkasserne)的代表,备受诟病。在1980年代以后,这一地区逐步被更新成为艺术家的工作室、居民住宅和服务旅游者的设施。以“哈克庭院”(Hackesche Höfe)为例,今天这里已经成为柏林时尚生活和夜生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 “施潘道城区”的苏菲大街整修,1985年
© 哈罗德·波登沙茨著.柏林城市设计—— 一座欧洲城市的简史[M].易鑫,徐肖薇 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103.
▲ “施潘道城区”的“哈克庭院”内景
©https://www.gruppenreisen-klassenfahrten-berlin.de/programm-in-berlin/stadtrundfahrten-stadtrundgaenge/hackesche-hoefe-berlin-stadtfuehrung-fuer-gruppen.html.
(2)大型居住区的转型
随着“谨慎的城市更新”原则在老城区得到认可,人们又把它应用到对衰败的大型居住区更新当中,其内部空间无法满足当前的需要,城市空间设计的形式非常单调,功能单一。因此改善的主要方法就是改善公共空间,调整居住区的外部空间结构,同时对部分建筑进行局部或者整体的拆除。
“格罗皮乌斯城”就是重要的案例之一,1972年在西柏林市政府的领导下建成,人们用移居美国的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的名字为这个居住区命名。这个项目体现了1960年代的典型设计思路:当时人们相信“密度造就出社会”,大型居住区的人口虽多但是交流环境却不佳,巨大而开阔的外部空间缺乏设计层次,住宅楼的门厅与街道缺乏联系;在功能分离思想的指导下,住宅楼底层也没有商店。人们之间的交流只能局限在那些固定的教育、购物和就业设施当中,因此饱受批评。在近期完成的改造工作中,政府出面通过工作坊的方式征集了思路,提出了大量非常规的解决办法。规划在对整个居住区进行整体保护的基础上,致力于构筑新的空间,新规划的低层建筑将与原来的高层建筑形成相互平衡的效果。同时引入了细分的土地权属结构,帮助促进社会阶层之间的融合,同时推进政府的“可负担住宅”政策。
▲ “施潘道城区”的苏菲大街整修,1985年
© 易鑫, Harald Bodenschatz, Dieter Frick, Aljoscha Hofmann. 欧洲城市设计——面向未来的策略与实践[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7: 120.
▲ “施潘道城区”的苏菲大街整修,1985年
© 易鑫, Harald Bodenschatz, Dieter Frick, Aljoscha Hofmann. 欧洲城市设计——面向未来的策略与实践[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7: 136.
五、可持续城市发展的落实
气候变化与相应的环境影响同样成为德国社会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1994 年欧洲各国在丹麦的奥尔堡(Aalborg)签署了“奥尔堡宪章”,成为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里程碑。2003 年,欧盟规划理事会颁布了《新雅典宪章》,明确提出转变“现代主义城市设计”的方向,发展可持续城市。
1.告别机动车导向的开发方式
德国致力于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国家。2007 年德国作为欧盟的轮值主席国,推动出台了《莱比锡宪章》,正式提出了发展可持续“欧洲城市”的构想。在国内立法方面,指导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建设法典》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原则,列入《法典》的第一款第5段。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知识培训与教育计划则通过一系列与城市设计和规划有关的高校与专业机构逐步贯彻落实。
相关的目标首先需要在城市区域层面采取各种行动,推动发展新型的交通出行方式,采取节约用地、资源友好且具有社会包容性的开发方式;城市内部,大力支持各种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改善城市的换乘系统,提高出行效率,同时发展各种多样性的休闲和业余活动;公共空间和各个场所都成为塑造生态城市、改善城市微气候的重要措施。柏林南部默尔肯市场周边的修道院街区在“批判性重建”的策略指导下,得到柏林市政府830万欧元的资助,力图告别机动车优先的空间结构。城市设计方案致力于恢复历史街区的结构,将现有的大量交通用地转化成公共空间和居住或商业用地,致力于使该地区强化柏林南北两侧的联系。
▲ 柏林南部的默尔肯市场地区改造,电脑模拟图
© “城市愿景 1910/2010”国际巡展,2016.
2.内部先于外部的开发方式
1960年代,德国的城市开发重点就已经从战后重建、快速扩张向现有建成区内部转移。1970年代初的石油危机则从根本上否定了城市向外扩张的发展思路。《增长的极限》(Limits to Growth)一书的出版,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反思。近年来,德国的人口总量虽然保持稳定,但是跨区域流动的力度加大,创新人群选择基础设施良好的城市中心区,很多城市出现了再集中化的趋势,城市中独居的年轻人数量大幅增长,进一步提高了人均住房面积,这些新的变化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与此同时,随着去工业化的过程,公共部门的收入减少,对于引导城市发展的能力减弱,而私人部门、媒体和各种民间团体的影响都在加大,他们对于保护环境和历史遗产的呼声越来越强,这些因素都推动了“内部先于外部”的开发方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城市政府越来越强调巩固内部的发展条件。以慕尼黑为例,城市的经济发展动力虽然强劲,但是必须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同时采取环境和资源友好的开发方式,1990年的城市发展战略就专门提出了“紧凑、都市和绿色”的核心任务。
3.克服郊区化蔓延和景观破碎化的措施
在德语中,人们描述“郊区化”过程常会使用了“景观破碎化”(Zersiedlung)这个概念,充分体现了德国人的城市设计视角,注重其空间结构的可体验性,而不只是郊区化蔓延引起的环境和社会问题。由于各地开发的无序,人们在区域内部兴建了大量的居住区和工业区,并配套了相应的市政设施,但是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城市空间的体验需求,区域原有的乡野景观也早已变得支离破碎。
▲ 柏林周边区域的州域规划发展计划,黑色边界内作为潜在的城市开发用地,1998年.
© 哈罗德·波登沙茨著.柏林城市设计—— 一座欧洲城市的简史[M].易鑫,徐肖薇 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133.
景观破碎化带来的挑战会威胁到整个区域在社会和文化层面的凝聚力,因此就必须对这种发展方式加以引导,综合关注文化、环境、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影响。城市设计需要承担三方面的任务:首先是提升现有郊区地带的环境品质,对大量原有的居民区加以改造;其次是发展具有一定功能独立性的郊区小镇,而非那些功能单一的居住区;最后,还要对以前在郊区建立的大型居住区进行改造,提升现有空间的吸引力,例如上文提到“格罗皮乌斯城”的实践。
在新的居住区建设过程中,开发必须确保容纳多种不同功能,形成面向多种阶层的郊区城镇,防止出现功能和社会结构单一的居民区。人们参考20世纪初期的花园郊区模式,致力于发展相对高密度的街区,同时通过公共交通与城市中心相互连接。1991年,弗莱堡的城市政府决定开发一个容纳11 000名居民的丽瑟菲尔德新城,规划通过安排中央绿地和一系列中小规模的开放空间与庭院,维持了较高的建筑密度。在社会层面,则明确追求实现社会融合邻里的目标;在生态层面,希望尽可能减少建设所造成的土地密封性问题,居民区内部的雨水被汇集到公共绿地中,处理之后再排放,实现雨水的再循环;此外,为了防止建筑结构和功能结构单一,地块强调细分,坚持优先向私人和“建造合作社”的居民团体出让建设用地,在20年的时间里已经使该地区发展成为具有高品质环境的社区。
▲ 弗莱堡里瑟菲尔德居住区的鸟瞰图
© 易鑫, Harald Bodenschatz, Dieter Frick, Aljoscha Hofmann. 欧洲城市设计——面向未来的策略与实践[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7: 137.
4.工业废弃地的再利用
在全球化和去工业化的影响下,德国城市内部原有的大量军事、交通和工业用地失去原有的功能,如何对其进行再开发和利用,成为各地政府亟待解决的课题。这些设施由于建设时期较早,往往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同时已经拥有比较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在“内部优于外部”政策的指引下,对这些工业废弃地进行改造和再利用,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大量新的契机。除了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对于城市居民来说,这些地区在以前往往不能够到达,而今天则成为向公众开放的空间。大片的工业废弃地为城市设计提供了广泛的机遇:发展各种功能混合的街区、开发多样性的住宅或者城市公园,以及各种新的功能。
但是必须注意到这些工业废弃地,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既包括产权权属等法律难题,也包括各种空间和环境问题,因此比直接开发城市边缘的空地要困难得多。尽管如此,德国社会形成普遍的共识,对各种工业废弃地及其工业历史遗产进行保护和再利用。在很多案例中,人们通过保持其自身历史印记,充分发挥了这些空间在形态和结构方面的特殊性。由于情况非常复杂,也就需要社会各界的多种协同力量,特别是实施创新性的开发策略。
鲁尔区的“埃姆歇国际建筑展”就是推动工业废弃地及其区域更新的优秀案例。1989年开始,在联邦政府支持下,鲁尔区开展了为期10年的国际建筑展,鼓励一系列创新性的项目,其中包含大量的工业废弃地的改造和再利用,除了致力于将这些工业废弃地本身加以再利用,还希望激发人们的创造性热情,使这个饱受工业衰退之苦的地区能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和后工业社会的挑战,在尊重当地特殊性的同时,引导各种居民参与到新的经济和生活方式的体验当中,推动区域的转型,同时改善整个区域的形象。
▲ 鲁尔区的多特蒙德“凤凰湖”项目
© 易鑫, Klaus Kunzmann等. 向德国城市学习——德国在空间发展中的挑战与对策[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7: 189.
六、结语
通过总结德国城市设计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城市设计的内涵及其工具是与所在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与经济发展水平高度联系在一起的。对于经历了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的我国,目前随着经济发展从规模扩大向质量提升转变,城市设计工作必需适应后工业社会条件下的多种挑战,并经历广泛的调整过程。德国同行对于城市设计内涵的认识,也经历了从早期强调技术理性、大拆大建到围绕人的需求、向尊重现状推动发展的模式转变,城市设计也从早期侧重作为建设根据,转为支持经济、社会综合转型的支持性措施。
通过对德国不同时期城市设计侧重点的探讨,可以看到城市设计师需要建立更为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创新意识。面对后工业社会的广泛挑战,创造高品质的城市空间远不止是一些空洞的口号,而是在深刻理解城市设计在过去和当代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多样的创新性活动,与所谓的空间形态相联系的,是处于不断变动过程中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框架,保持城市设计工作的开放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节选自“新世纪之交的德国城市设计——百年思想的演进与更替”,原文刊登于《建筑师》杂志2019年2月刊,总第197期P23-30,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本文由美行思远留学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xsyedu.com/43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