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日元(14万日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这几天,“手取り14万(到手14万日元)”在日本各网络平台被刷屏了。

起因源自一篇网络热文。一名生活在日本关东地区的20多岁女子,干着正社员的工作,可她每月到手工资仅有14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7850元,这有多窘迫,可以想象成“生活在北京,每月到手工资3000”。

她说对人生不抱希望与梦想。

大学毕业前,参加校招无果。毕业后,她在私塾和面包房里打工,每月能到手25万左右,养活自己足够了。

打工再好,但未来充满变数。两年前,她找了一份正社员的工作。在一家只有20名员工的建筑公司当文员。每月工资不高,不过看到招聘上说一年有两次奖金,她最终还是决定去了。

可她没想到,成了正社员的自己,竟会穷成这样。社保、税金等扣掉后,每月到手仅14万。奖金高低没有保证,实际发的金额少得可怜。

她租了一个单人小公寓,房租6万。不在外面吃饭,也不敢买衣服。每个月唯一的奢侈,就是去钱汤泡一次澡。

“手取り14万”在各平台被刷屏了。众人刷的,其实是日本年轻人的低收入现状。

在日本,正社员工作意味着稳定,福利齐全,收入比非正式工高,社会地位相对更高。只要不出意外,就能安稳做到退休。而现实却越来越残酷,正社员的终点可能是公司倒闭,或劝你提前退休离职。

就连曾是日本商业电视台老大,收视率和业绩雄霸榜首的富士电视台,也走到了招集50岁以上员工提前离职的地步。

正社员不仅不安稳,收入也低了。像“她”这样,每月到手仅14万的贫困正社员,不过冰山一角。有许许多多的“她”生活在城市各个角落里。

曾有说法,因为不同工同酬,所以日本女性收入低于男性。这个说法没错,只是现如今,男性的收入也在稳定扑街中。

2012年度,中间收入层指年收入435.5万(人民币约24.5万)。到了2017年,中间定义已降低为427.2万(人民币约24万)。

年收入400万以上,35~39岁的男性正社员比例,1998年时约占8成,而到2017年时降到了6成。

在过去30年里,日本的薪资水平仅增长了6%。在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35个成员国,日本以平均薪资38514美元,位列第22名。

向来不被日本网民待见的韩国,早在2015年,其薪资水平就已超过日本。

什么都在涨,就是工资不涨。明明是象征“稳定、安逸”的正社员,却逐年变穷。这里不仅有“她”,还有“他”。

乡民评论

●我一个熟人在某服装行业大公司工作,正社员,每月到手15万不到。今年夏季奖金也就3万。跳槽不顺,还没时间干副业。销售员的工资真的很低。

●不涨工资成了理所当然的事。可被自动扣掉的个税、社保费用却每年都在涨。我认为日本首先应该做的,是降低个税、社保费用。

●我,50多奔六了,每月到手21万,没有奖金,合同制社员。眼前一片黑暗,想到自己老后的情形就悲从中来。

●汇到账上的工资,再从中自动扣除房租、水电煤气、手机费等,就剩10万多一些。有很多正社员都是这情况。

就这,还要解决少子化、通货膨胀,不可能了。这个国家正在不断衰退。

●单身时,在旅行公司当正社员,每月到手12万。因为住在家里,所以过得下去,要是自己在外租房住,肯定过不下去。

结婚后,改成打小时工。每月被自动扣除的费用少了,实际到手工资和当正社员时几乎一样。

●某中央官厅招聘正社员。上面要求商务级英语能力、拥有专业职的实务经验、可立即投入工作,而月薪却只有20~25万。在东京23区,靠这个月薪生活还是辛苦呀。

既不是谁都能胜任的工作,也不是财务之类的文员,即便是专业职务也只能拿这么多。

说什么提升个人技能就能提高收入的,都是些不知社会现实的傻话。

●那些简单一句搬家去更便宜地方的,搬家也要花钱的。况且她是女孩子,多少得考虑房子的安全问题。搬得远了,交通费就贵了。像她公司那种工资定得低的地方,承担的交通费上限也低。

说到底,只能跳槽去条件好的公司。最初的校招失败也是没办法,既然要跳槽,那就从现在开始,提升个人技能,考资格证什么的。

我在工资低的黑企上班那会儿,为了在履历书上有内容可以写,做了很多努力。努力的结果就是后来成功跳槽进了一家良心企业。至今都觉得自己当初能果断努力下来真好。

本文由美行思远留学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xsyedu.com/42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