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古屋大学优势专业(名古屋大学强势专业)

很高兴有人能读到这篇文章,同我一起分享这份喜悦以及一些小小的心得。首先自报家门,我从2021年年初从零开始备考,期间考取了118分的日语N2,和83分的托福。我于2022年6月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利兹学院机械专业,在2022年8月的夏季考中合格了名古屋大学工学科机械航空系,将于次年4月入学开始为期两年的修士学习。

#无需太过担心计划书

直考日本机械系大学院分三个步骤,分别是报名、笔试和面试。下面我打算依次分享一些关于这三个方面的经验。

首先是报名阶段需要提前准备的材料,主要是英语成绩和研究计划书或志望理由书。关于英语成绩,如果不以东大为目标的话,考托业就行了。托业的考试相较于与托福要简单很多,而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让ETS重复寄送所谓“原件”。我调查的帝大大学院募集要项中都明确指出了原件这一概念,托福考试有且只有一份原件,即“Test Taker Score Report”。如果选择考托福,意味着只能同时报名一到两所学校,这是相当被动的。

很多同学也许会头疼研究计划书,研究计划书需要阐述修士阶段的研究目标、方法和计划。在我看来研究计划书是大学院判断学生是否具备成为修士的最低素养的手段,相当于报名的门槛,因此如果仅用于笔试的报名的话,无需太过担忧和焦虑,因为每个人研究计划书水平的优劣并不会为笔试加分或减分,把自己想要研究的对象写清楚即可。一般而言将毕设论文转换成研究计划书是最为方便的选择。就我个人而言,我从大三开始就在本科大学导师的研究生课题组工作,相当于以半个研究生的身份过了两年。这样既可以使自己对将来想研究的对象有较为清楚的认知,还可以了解大体的研究趋势。对毕设和研究计划书的撰写非常有帮助。大家如果有机会有时间的话可以多留意这样的机会。

修士直考的核心在于笔试。根据我的经验,东学提供给的专业课教学足以覆盖所有帝大的专业课考试。但数学相对不足,需要自己花足时间。虽说有的学校可以通过多做一门专业课来规避数学考试,但专门用一天来考数学的学校也不少,比如京大,名大等。所以我还是比较推荐备考数学的。不过每个学校数学的考点都大相径庭,比如东工喜欢考傅里叶,复数,以及一些少见的数学技巧,而名大则考得相对常规侧重基础,最多两周就能练到比较熟练的程度。所以提早调查目标学校的考点是很有必要的

“考试日早东工门口”-陈同学(以下略)

说说面试吧,以名大为例,机械系的面试总结起来就是“精简”二字。在名大面试时老师提的问题包括:来名大的理由、有没有同时报考其他大学、觉得笔试考得怎么样、目标的研究室是哪一个、作为外国人能不能适应日语的学习环境以及以前有没有系统学过日语这些,三分钟不到面试就结束了。而且大多是在东学面试辅导中练习过的和比较好猜的问题。虽然机械系的面试谈不上困难,但也绝不能让回答不上问题卡壳的情况在面试场上发生,我比较推荐面试前写大量的面试稿来练习和模拟面试。但在实际面试的时候大可放松一点,因为短短两三分钟的面试绝不会问太难的问题。

“只在考场公示的面试通知”

“名大面试前的仪容检查”

“租的公寓没有桌子在旅行箱上吃饭”

#东学更推荐我直考

最后大致聊一聊我自己的经历吧。自最初萌生了去日本留学的念头后,我就满成都地跑去打听日本留学机构的消息。然而跑了几家大的留学机构,都不面向日本做培训。最后我就找到了东京学术塾,签订了直考合同,并且获得了较为详细的日本留学的指导。

和最初遇到的中介机构不同,东学更加推荐直考,而不是申请研究生。后来我的经历也证明东学的建议是正确的。我在考前给多所学校发过套磁信,无一例外都被拒了。我个人认为自己软实力还是不错的,国内211和英国利兹大学(QS 90左右)双学位+3.6/4的高绩点+软著和专利的科研经验。说明机械系大学院教授确实更看重笔试成绩。

备考方面我想我应该属于的备考时间较紧的那一类,虽然从大三开始到赴日考试我有将近两年的时间,但由于本科学院特殊的培养方案的安排,这两年我的课业压力极其繁重,即使到了大四学年也还有4门非常难的专业课,因此我并没有大把的连续的时间用于备考,语言成绩也只考了一次,只达到了刚刚够用的水平。想来自己提升最大的时间段一个应该是考前一个多月在东学东京校自习室刷题的那段时光,再就是去名大考试前的四天,最后能顺利合格名大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了。

“从东京到名古屋新干线的风景”

非常感谢东学的老师们在那段时间提供的帮助,鼓励也好,习题讲解也好,都是最后我能合格不能或缺的助力。获知合格的瞬间,我感觉身上的压力终于能卸下,两年来的付出获得了回报,终于可以轻松地搭上回国的飞机。所谓好事多磨,愿看到这篇文章的学弟学妹们都能有所收获,合格自己心仪的学校。

陈同学-摄于东京校

-END-

本文由美行思远留学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xsyedu.com/38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