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国外留学建筑设计好吗(到国外留学建筑设计好吗知乎)

转自:Studio Alpha

《蹊迳》专辑设立的初衷,源于对设计师这一职业的思考。建筑院的孩子们固然以标新立异为职业,但在长期奉行集体主义与中庸之道的社会里,对于幸福与成功的定义仍然单一乏味。我们的环境矢志于将所有人捶打成一个模样,而平庸的人们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也甘愿忍受着这种捶打。到了最后,我们失去了情趣和快乐,也失去了愤怒和忧伤,成为了成功学标准的登山者。然而在我们短短的生命中,总有一些人注定无法被囚禁,面对人生的这般逻辑即便没有给他们带来光鲜的羽毛,也足以活得有滋有味。

在当下这个充斥焦虑的年代,设计从业者如何平衡心态与现实?SA也曾做过调查来呈现设计师目前遇到的问题:大数据视角告诉你,建筑师的理想与面包在哪里?《蹊迳》专辑也将采访多位海外留学设计师分享他们在就业的十字路口是如何抉择的。

《蹊迳》第44期专访 Beidi

她是

/

Beidi

于2022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院M.ARCH 2 项目。在此之前,于2019年从莱斯大学建筑系本科毕业,有大约两年在美国建筑事务所的工作经历和在校担任助教的教学经历。上学期间,平时除了在studio画图之外,我选修了许多电影和艺术表达相关课程,并且喜欢在闲暇时间看各种风格的电影,也经常手绘一些工笔画。相对手工模型,我更习惯于用图画(线图和渲染图)表达我的设计理念。

因为已经在美国呆了10年,所受的建筑教育都是英文系统,所以希望自己也可以在文书方面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普林斯顿1/7的建筑师

普林斯顿建筑学院的中国学生比例并不低,我们项目七个人中有两个中国人,下一届大概八九个人,也有三个中国人,但这五人中,有四人是美本背景。

在美国念建筑学本科会接触到很成熟的教学系统

我高中就读于一所外国语学校,身边大多数同学的选择都是出国。在那个环境之下,高一考托福,高二考SAT,高三申请,是很自然而然的一条道路。

莱斯大学建筑学的大一主要是以学习概念(concept)为核心,通过做大量的手工模型来锻炼学生的建筑空间感,进一步地设计小体量的房子,理论方面会学建筑史。大二会让学生开始用一些3D软件建模,去做博物馆和交通建筑(transit center)的设计,同时开始上结构课。

我当时非常累。手工是我本身就特别不擅长的事情,初学软件,技术也不够娴熟,一点点东西就要做很久。出国以前我都没有在12点之后睡过觉,大一的时候几乎每天3、4点才能睡觉,还经常连熬两个通宵。

但在大一大二打基础完基础后,运用到大三对复杂建筑及建筑结构设计中,会发现学习突然变得很轻松,大四的城市设计更是整个本科课业中让人感觉最简单的部分。在这个阶段,学校会开放低年级理论大课的助教名额给我们去申请,帮忙分担主课教授和学生一对一沟通的工作。

比如说一门课程每周设置三节课,其中一节课会是研讨课,要求学生在课上分享和讨论自己阅读文献时的思考,但大课的学生比较多,主课教授不可能有精力顾及每位学生,所以会把学生分成7-8人的小组,每个组由一位助教负责。

这门课往往是一门新的课程,我们也要从头学起,而且在每周的研讨课中,相比作为学生只需要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助教则需要去向每一位学生提问,并根据各式各样的回答去与他们深入探讨。所以不论是在听主课教授讲课时,还是课后的文献阅读过程中,都会迫使作为助教的我们在学习和研究能力上得到极大提升。

此外,担任助教也会有相应的报酬。所以我觉得这种机制的设立,其实也是学校在奖学金之外,给愿意在学习上下功夫的学生提供的助学金项目。

Project © Beidi

被普林斯顿“捞”出来的申请者们

普林斯顿的建筑学院应该是美国东部几所名校中最小的,我那一届的MArch 2项目总共只有七个人,MArch 1会多一些,一届有二三十个学生。

它每年的录取率很低,而我的同学们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厉害”——他们似乎并不是传统评价体系下,成绩或能力最最拔尖的那一拨。

在我普林斯顿第一学期的Studio中,那位教授非常严格,会让我们每节课汇报这两天做的调研,不只是走形式,他真的会很认真地去听,也会从细节处强调研究的严谨度,要求每个数据都一定要有研究支撑,每项研究都一定要标明出处,如果没有做好这一步,他不会点头让学生进入设计阶段。前期研究的过程就会花费至少半个学期,再算上设计,那么最终出图的时间所剩无几。当然,教授们在评分时也都不那么看重图面的效果。所以也能想象,普林斯顿的学生在图面表达方面,整体来讲是逊色于哈佛、耶鲁、MIT的。

这样的课程设计,其根本来自于普林斯顿更偏重研究的教学氛围。

而我在摸清这一教学特色的同时,也认清了每个同学独一无二的优秀。他们几乎每个人都会在建筑以外的,比如说电影、古典文学或是一些很稀奇古怪的领域,有相当的研究,甚至比他们对建筑的了解更透彻。

那么或许有一点可以用来描述普林斯顿想要的硕士学生:有做研究,或是交叉研究的能力。

在普林斯顿,允许每个人成长为他自己

相比于大部分建筑院校一视同仁的教学计划,普林斯顿也更倾向于顺应学生不同的天性与才能去培养每个人,其课程安排称得上是松散——在MArch 2这个项目的两年中,除了Studio之外没有必修课,可以在系里系外随便选课。这些选修课也都以研讨课为主,除了学期末和学期中的小论文外没有作业,学业压力不会特别大,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凭爱好。

我喜欢电影,所以选了很多电影和艺术表达方面的课。其中会有以研究王家卫的作品为主,去关注他非常有意思的拍摄和表现手法的课程,很自然地会谈论到空间与电影,建筑与电影的关系,也有谈论纯人文电影的、与空间丝毫不挂钩的课程,它们都有间接地在培养我自己从非建筑的角度去看待建筑的能力,思考建筑在空间之外的意义。

而允许业余爱好被当作“正事”,绝不是普林斯顿给到每个人自我成长的唯一好处。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这也是我学建筑的初衷。在看电影时,特别是像《大都会》这种常常被建筑学界提起的电影,如果看到一些觉得挺有意思的场景,我都会用工笔画的形式照着画下来,有的时候也会按照自己的理解或审美稍微加工一下。当我有更多的时间看电影,也就有了更多的契机去画画。这些积累一定是我在空间设计与表达上的一部分基础,只是我现在暂时还不能将这种影响清晰地概括出来。

© Beidi

或许比起建筑学传统的、所谓的博大精深,这些大家借由兴趣,自发去仔细思考研究过的内容,才是构建个人建筑观、设计观的重要成分。

我现在是在曼哈顿工作的建筑师

我毕业后入职接近一年了,是一家偏大型的建筑设计公司。相比于小型的事务所,对于大多数留在美国的建筑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比较优质又稳定的选择。首先大公司的薪资会稍微高一点,其次公司各方面的程序也更规范,包括会更容易实现生活和工作的平衡,也包括在员工身份方面,比如H1B签证,会比在小型事务所有更成体系的支持。

但我们公司今年有十个人抽H1B,只抽中了两个,不知道明年会不会多一点。可能也是受到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之前大家所说的“三年必中”可能会成为过去时。我从出国到现在十年,都是靠的学生签证,据我所知,如果要长久地留下来,除了抽H1B、结婚之外,现在我身边很多人在办O-1签证(O-1 Extraordinary Ability Visa),也就是杰出人才签证。

这种签证会要求申请人在部分领域有一定的社会曝光度,包括科学、教育、商业、竞技、艺术、电影电视行业。建筑师其实是很有申请优势的,大家在上学期间可以有意识地去积累比如学术发表、办展、获奖之类的经历。但相比H1B,申请O-1签证会需要准备更多的材料,大多数情况下都要找律师来辅助办理。

我个人是打算在美国把AIA建筑证考下来之后回国的,因为爸妈在国内。

Project © Beidi

关于建筑行业未来的一些小看法

有一些临近毕业想要转行的人,他们可能是在本科填报志愿的时候追了建筑这个短暂的风口,学习的过程中也没有生出对建筑学的喜欢,考虑就业时又发现整个市场已经天翻地覆。

但不论是怎样的专业,变成职业之后,其实都不会有多喜欢的,再加上目前不景气的并不只是建筑行业,更不止是国内的建筑行业。

美国整体经济情形也不是很好,很多项目都被迫暂停或终止,导致大多数公司这段时间都在裁员,也包括看起来相当光鲜的科技公司。所以这段时间每个行业都不太好找工作。但我觉得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这只是个短期的,或者说周期性的变化。

所以如果只是因为这样的原因,盲目地放弃自己多年在建筑专业的积累,我会觉得很可惜。

举一个例子,现在美国在政治正确、性别平等方面都非常敏感,如果你在公司和谁合作不愉快,感觉到了不平等待遇,都可以直接跟HR反应,公司会非常重视,然后及时妥善地帮你解决,但我们不能忘记,这肯定是因为之前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才出现的应对策略。

人类社会,本就是不停出现问题,再解决问题,才得以不断前进发展的呀。

图文|Beidi

采访|Esther Liu, Renie

编辑|Renie

THE END

SA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数百位老师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耶鲁大学、AA、TUD、UCL、康奈尔大学等知名学府和建筑院校。详情请参考SA官网:studioalpha.com.cn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SA在官方网站上,根据老师的技能所长整理分类,方便大家检索定位,匹配最合适自己设计风格的教师组合。

另外,在SA官网的师资页面中,近百位老师开放了视频试听,学员能提前获悉老师的教学风格。

参考教师推荐与对比每位老师的公开信息,学生可自主匹配适合自己设计项目或目标院校的专业老师;确定教师组合后,学员一对一地与老师规划项目设计与推进作品集制作;根据项目设计需求与留学申请计划,学员可随时增配不同研究方向或不同院校的专业老师。

本文由美行思远留学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xsyedu.com/38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