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表演艺术高中作息(首尔表演艺术高中作息时间表)
经历过中国高考的考生,都知道备考过程有多苦。
午夜梦回,梦到高考还是一身冷汗。
时常想起被高考支配的恐惧,那时候的我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饭堂吃饭还在背英语单词,起得比鸡早,睡得比鸡晚,比起上班族的996,我们是607,6点起床,12点睡觉,一周7天。
我曾经以为在亚洲国家里,中国的考试压力是最磨人的了,中国考生是最能吃苦的。
没想到韩国的一部纪录片《学习的背叛》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韩国的备考压力,中国考生看了都倒吸一口冷气。
01.韩国大部分学生都报几个补习班,学到深夜
通过抽样调查,每100名学生中,就有8名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高中内容。甚至有初中生就已经学完高中内容,一次性报5、6个补习班。
韩国的补习班文化非常繁荣,大部分学生都会在课后上2-5个补习班。因为人口密度大,补课程度甚至狠过中国学生。
补习教育在韩国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韩国开发研究院(KDI)的研究报告显示,以2015年为例,韩国的私人教育市场规模达到约33万亿韩元(≈1900亿人民币),这数字看起来除了多没感觉?
这样说吧这一数字相当于韩国当年国家总预算的8.8%,而2016 年,我国K12(基础教育,一般指1到12年级)课后辅导市场规模是3541亿元。
韩国2018年人口仅有5200万,但它课后辅导的规模却快占到我国课后辅导市场的一半了。
这样一对比,大家就知道韩国的补课文化有多盛行了吧。
*据韩国教育部和统计厅2016年2月发布的《2015年中小学生课外补习费调查报告》,韩国全国青少年每月平均课外教育花费为24.4万韩元(约1500元人民币);其中按实际参加课外补习班的学生花费计算,每月平均为35.3万韩元,高中生则达到了月均46.5万韩元。
在韩国学生中有一种说法,叫“四当五落”,就是每天睡四小时的学生能被录取,睡五小时的则会落榜。这是个别现象吗?不,可怕的是这是普遍现象。
这是韩国考生的一天作息。8点都18点在学校上课学习,晚上上补习班到23点30分,补习班下课后回到家学习到凌晨1、2点。
紧迫的学习压力,几乎让韩国考生透不过气,但没办法,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
2018年韩国口碑爆棚的电视剧《天空之城》,就是讲述韩国中产阶级家庭疯狂的教育理念导致孩子悲剧的故事。
“想要逆天改命,就要考上SKY大学。”
SKY大学是指盛产韩国社会精英、韩国排名前三位的大学——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和延世大学,这些高校毕业生的未来一片光明,大多在社会上掌握更多的社会资源和话语权。
这也是这部电视剧名字由来“天空之城”,教育资源的集中,迫使韩国学生竞争激烈。
韩国资源大部分都被财阀垄断,资本主义制度下,在韩国你不是财阀,普通人想逆天改命,只能埋头苦学。
韩国严重的阶级固化,让普通家庭的孩子出路更为狭窄。
父母收入高的孩子,更有机会进入名牌大学,而普通家庭的孩子光靠努力,是越不过那堵墙的。
02.每天只睡四小时的初中生叶媛
深夜三点多,韩国一个小城市的初中生叶媛还在刷题。从补习班下课后回到家,要学习到半夜2点多,一次要写满三十多张白纸的正背面。因为长时间的书写,原本光滑的手布满了老茧,结痂后又破了。
学到累了,就瞒着家长每天喝7罐咖啡提神。到了考试周,每天睡眠不足三小时。作为年级第一的学霸,从来不敢松懈。
因为她深知自己是身处小城市的学生,在首尔等大城市还有很多可怕的学习怪物,他们的教育资源和阅历经验比自己要厉害得多。
她不仅要和本城市的人比,还要和大城市的考生比。
韩国最好的教育资源集中在首都首尔,例如考上首尔的大学学生,有94%的学生来自首尔本地,其余比例来自韩国小城市。
成绩优异的学生,都会选择考入学费昂贵的首尔私立高中(一年学费≈6万人民币),因为私立学校的学生考上首尔大学几率更高。
而生活在普通家庭偏僻小城市的叶媛,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缩短与大城市考生的差距。
叶媛通过自己的努力,最后考上了自己心目中的私立高中,向着首尔医科大学目标努力。
03.高考之后,又是一场厮杀:韩国大学生的艰难出路
大学生首次打招呼从“你是哪个高中毕业”开始。
考上首尔大学后,又要面临高中学校的攀比。校名就是你的身份象征,如果是名校毕业的,会收获同学的崇拜。
同一个高中毕业的大学生会组成学习小组一起玩耍,前辈也会给学弟学妹考试资料和笔记,有意识地排挤其他非同个高中毕业的同学。
延世大学的金大轩是他们那届唯一一个考上首尔大学的学生,在大学里,他没有一起毕业的高中同学,以至于他的大学生活很孤独,备受歧视。
同个大学里还有专业歧视,似乎韩国社会在无形中给每个人施加压力,试图给人群不停的分类,贴标签。
在相同的人群里努力挑出不同,以此给掌握丰富资源的人群无上的满足感和特权。
韩国首尔大学的本科生学费大概在2万至5万人民币不等,有66%的韩国大学生需要通过打工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
每天奔波于打工中,惆怅下一个月的生活费从哪里赚,谈梦想已成奢侈。
对于他们来说,光是活下去和完成学业就已经很吃力了。
27岁即将毕业的学生满吉就是如此。为应付生活费,只能进行高强度打工,打了工就不能好好准备毕业论文。
不打工,就交不起房租,吃不上饭。
高强度打工,就没办法兼顾学业,还要为找工作做准备,仿佛是两头烧的蜡烛。
普通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后,毕业后又要面对就业的压力。这点在其他国家也是如此。
韩国教育部在2018年发布的一份统计报告显示,2017年韩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66.2%,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2019年韩国大学生甚至出现“高学历低就业”的情形,就业率不足30%。
韩国教育资源过度集中,给考生形成很大压力,竞争太激烈,身处低处的学生要想拥有光明的前途,就得拼了命努力去够高处的云彩。
韩国阶级固化也很严重,有那么一句话“流水的总统,铁打的财阀”,韩国命脉基本掌握在财阀手中,韩国的富几代,是真的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为所欲为”。
2019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虫》,就刻画了底层人民与上层阶级之间的差距,犹如东非大裂谷那样深。
普通人要想突破阶层,是需要付出极高的代价,而且机会是非常渺茫的。社会压力让韩国年轻人越来越负重前行。
“一考定终生”,似乎也是韩国考生的宿命。
中国也有关于高考的纪录片,大家也可以去看看。
一部是获得第30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人道奖的《高三》。
记录了中国福建省一所普通中学一个高三毕业班的真实生活。高三的生活日复一日,简单而又沉重,痛苦却也快乐。
善良严厉的班主任,紧张刻苦的尖子生,逃避生活的“差生”,执着爱情的“早恋生”,学生的父母,每个亲历高三的人都有各自的感悟和超越高三的期望。影片的纪录真实、直白,透过高三生活的纪录,让人感到的不仅仅是为理想执着拼搏的浪漫,更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悲哀。
——@豆瓣
还有一部是2015年史岩、贾丁执导的纪录片《高考》。大家可以找来看看。
“太阳在坠落
海浪在发愁
不停地退后
这就是的生活”——deca joins《海浪》
对啊这就是生活啊,无论阴霾还是晴朗,总得过下去。
努力向上,生活不会亏待他。
本文由美行思远留学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xsyedu.com/35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