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言之教(行不言之教是什么意思)
一、
圣人有功而不见其功,智人有为而不见其为。
人生最高明的智慧,并不是能够塑造多么强大的功劳名声,而是在世人所不曾察觉的地方顺应其规律去发展,让事物在无形之中成长和变化,甚至让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好像是顺其自然一样。
所以真正善于做事的圣人,在建立功劳之后也不会轻易显现出来功劳。
《道德经》之中有一句话,叫: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意思就是:有道的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问题,实行不言的教导。
所谓“无为”就是看似无所作为,但实则顺应自然天道的发展去作为,一个人建立功劳的言行状态,如果只徒留于表面的发展,这样的行为虽然能获得大的名声,但是并不是最智慧的处世方式,甚至这样的功劳有表面卖弄之嫌疑,因为最智慧的状态是在无形之中作为,并且形成好的结果。
有一天,阳子居去请教老子,向他请教:“如果有一个人办事非常迅速敏捷,强干果断,对于事情洞察也非常准确,了解透彻,学道也可以专心勤奋,这样的人算作是圣明之王了吧。”
而老子这个时候就回答说:“这样的人不过是会耍小聪明,他被自己的技巧所困,看似能建功立业,但实则也被自己的功劳所牵绊,就像是虎豹由于有花纹会招来猎杀,猕猴由于灵巧就会被人抓住当猴耍,这样的情况怎么能和圣明之王相比呢?”
对于世俗之中的我们来说,看待问题的态度和阳子居都是相似的,认为一个人只要能够对事物了解透彻,洞察事物准确,便算得上聪明的人了,而且也可以成为优秀的管理者,但是这一切在道家眼中却并不是如此。
所以老子就说:“这只不过是聪明的小吏一样”,意思就是这样的人只是相当于公司的基层文员一样,每天看上去忙忙碌碌,好像很有功劳一样,但是并没有什么功劳,甚至会在职场之中过得胆战心惊,因为稍有不慎,自己做的事情不但没有功劳,反而会有错误。”
阳子居这个时候一听更懵了,心想:那是什么样的功劳才算是真正的功劳呢?
老子这个时候便给出了一个很好的提示,那就是“圣人有功而看似无功”的道理。
老子就回答阳子居说:“真正有智慧的管理者功高天下的时候,都没有归功于自己,施教万物的时候,也不会让人觉得有所依赖,他们虽然有功却不能用名声说出来,能够让万物各得其所,但是自己却可以处于高深莫测虚无缥缈的境界中。”
二、
这正如《孙子兵法》之中所说: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
意思就是说:善于打仗的人所取得胜利,没有智慧的名声,也没有勇武的战功,所以他们取得胜利是不会有差错的。
真正善于攻击敌人的人,不是在于和对方发生激烈战斗之后而取得胜利,而是懂得在谋战之前先创造取胜的条件,然后才和敌人去作战,他一切战胜的结果都像是顺其自然应该得到一样。
所以说在这种顺其自然的状态下没有显现出功劳,但他已经将功劳建立了,所以说善于作战者没有智慧的名声,也没有勇武的战功,甚至会让人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会发生一样。
在公元前193年,萧何临终之前向汉惠帝刘盈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一个人。
曹参入国为相之后,一切都是依照萧何之法治国,没有任何变更,并且从各郡和诸侯国中挑选质朴而不善言辞的厚道人,任命为丞相的属官,对于那些善于利用言辞文字追求声誉的人,就直接赶走他们。
曹参做相国前后三年时间,百姓都歌颂曹参说:“萧何制定的法令明确,曹参接替萧何为相之后,遵从律法而不改变,以清静无为的做法使百姓安宁不乱。”
也正是因基于这个基础之上,便有这样一个故事,说:
曹参当相国之后,好像不怎么干正事,这让汉惠帝很不爽。
汉惠帝就对曹参的儿子曹任说:“你回去问问你爹,是不是觉得我年轻好糊弄,天天也不管正事,还想不想干了。”
曹任回到家中,把这话告诉他老爸曹参,曹参当时就抄起鞭子把曹任一顿揍。
第二天早晨,曹参面见汉惠帝时,汉惠帝刘盈就问他说:“我让你儿子去传话,你把你儿子打了一顿,这不是打我的脸吗,你究竟几个意思?”
曹参这个时候就说:“那你觉得你比高祖皇帝怎么样。”
汉惠帝当时脸刷一下就红了,说:“我怎么能和高祖皇帝比呢。”
曹参又问:“那你觉得我和前任丞相萧何比怎么样?”
汉惠帝当时又愣了,说:“你当然比不了萧何了。”
曹参这个时候就说:“陛下说对了,既然高皇帝和萧何丞相都定好律法,咱们就依照来做不就行了吗,何必天天折腾呢。”
汉惠帝也是明白人,当时也听出了其中的意思,便不再过问了。
所以从这件事情之中可以看出来,并不是曹参不想管问国事,而是从当时的环境来看,根本就无需强加干涉,只要顺应之前定好的律法行事,就已经是最好的状态了。
人生最好的作为并不是无所作为,当然也不是为了强调功劳而去刻意作为,而是在事物发生之前就已经谋划好了一切,甚至看上去像无所作为一样。
这就是“至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道理,这是人生最好的态度,也是管理者的最佳管理法则。
作者|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本文由美行思远留学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xsyedu.com/26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