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兹伯里(索尔兹伯里大教堂)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1908—1993年),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曾就读于明尼苏达大学,后退学做新闻记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深入前线,写出名篇《列宁格勒被困九百天》,曾获国际普利策新闻奖等。与众多西方人一样,索尔兹伯里最早是通过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而了解中国工农红军英勇的长征并被深深震撼的。他认为:“只有亲身走过这段路程的人才能以现实主义的方式描绘出长征中的战斗和艰难困苦。”此后他便一直对中国红军的长征心驰神往。1972年,他首次来到中国,向中方正式提出请求:重走毛泽东当年率领红军长征走过的道路并将这一故事记述下来。此后他又多次重复这一请求。1984年,索尔兹伯里终于实现心愿,以76岁高龄、怀揣起搏器、带着打字机、耗时74天,终于“走”完长征路,并对在世的老红军及家属进行了“旋风式采访”,写成《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1985年10月在美国出版。

“长征是举世无双的”。索尔兹伯里眼里的长征,首先是一部英勇的史诗、一场伟大的壮举。他将长征与美国独立战争、法国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相比较,认为所有革命的达成,均须借助传奇的引领、要形成革命的象征。而中国的长征则“不仅仅是象征。中国红军的男女战士用毅力、勇气和实力书写了一部伟大的人间史诗”。他认为长征举世无双,迸发于其中的英雄主义火花燃起了拥有11亿人口民族的梦想,使中国沿着无人能够臆测的命运一路向前。正是由于将长征看作一部史诗、一场壮举,索尔兹伯里在书中处处流露出对红军将士的团体勇气、无私奉献和坚定信念的敬意。书中“第一场大战”“传奇的土地——泸定桥”“在人迹罕至的地方”“魔毯”等几章,都比较集中地描写了红军将士无与伦比的勇气、坚定的信念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其他不少章节也赞美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如在第九章中,作者写道:高山悬崖、冰雪雨雾、湍急的河流、莫测的风暴、灼热的沙漠、无底的沼泽、饥饿的威胁、无休止的行军,都使战士们随时面临着比蒋介石的枪弹更大的危险。而在这一“狂飙运动”的背后,一场关于方针、权力和人事的殊死斗争正在最高领导层进行着。这里他实际上介绍了红军长征所要战胜的三大困难:国民党军队、自然界的考验、红军内部的意见分歧。第二十七章中,作者称,渡过金沙江后红军掌握了主动权,“毛泽东领导的部队组织严密,上下团结,能征善战,有共同的精神和目标”。

“红军有严格的纪律”。索尔兹伯里眼里的长征,是中国红军的纪律严明。书中细致地写道,后来做了毛泽东警卫员的吴吉清如何协助苏区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将黄金等贵重财物藏在一个山洞里,两年后长征出发前又将财宝从山洞搬回、严密把守,分给各军团作为途中经费。“红军有严格的纪律——从老百姓那里拿走一只鸡,一袋米,从果园里摘一只桃子都是要付钱的。严令禁止掠夺财物——地主除外。”在讲到红军进入遵义时,书中写道:他们在城外休整了一下,清理了军装,洗净了脸和手,然后整齐地进入城市,口中唱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进行曲。在写到张国焘反对北上,召开群众大会批判毛泽东“北逃”,要朱德表态时,朱德说:北上是中央委员会作出的决定。我本人不能违背这个决定,我也不会带领红军反对这个决定。

“共产党人没有让马克思主义教条阻挡自我生存的道路”。索尔兹伯里眼里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抵制教条主义、独立自主开辟井冈山道路的可贵探索。在交代了毛泽东率部上井冈山之后,作者写道:后来苏俄出身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开创井冈山根据地问题批评毛泽东,说他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原理;没有依靠无产阶级即城市工人阶级为基础开展行动;说他应该攻打大城市而不是从没落分子即土匪、乞丐、妓女、被遗弃的社会渣滓中拉队伍;说他与土匪头子差不多,信奉的是枪杆子而不是《资本论》。对这些指责,毛泽东不为所动。“他熟悉中国、了解井冈山,认为井冈山可以聚集力量、检验他的暴力革命理论,还可以用共产主义的实践教育农民。”他写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阐述关于使用武装力量和建立根据地的理论。他使井冈山很快就变成一个大有作为的革命根据地,迎来朱毛会师、建立中央苏区、夺取全国政权。书中还交代李德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深受那里盛行的德国军事理论影响,所以他的主张与蒋介石的军事顾问冯·赛克特如出一辙:用碉堡战对付碉堡战,打阵地战。他在第一次与毛泽东会面时就傲慢地否定了毛泽东的想法,他说:“游击战争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书中写到刘伯承公开抵制李德,彭德怀甚至骂李德“崽卖爷田心不痛”。作者还不无讥讽地写道:那些苏俄帮的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的了解不比李德高明多少,“他们是知识分子,镀了层莫斯科马克思主义的金,而且这层金使他们脱离了真正的中国。” 后来更是用一章介绍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等人对博古、李德“左”倾错误的批判、抵制。“长征继续进行,毛泽东在掌舵。”作者强调:遵义会议“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而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

“共产党正在建立一种夜不闭户的社会秩序”。索尔兹伯里眼里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红军的远征,广大群众拥护共产党、积极参加红军。他写道:长征出发前进行了特别征兵运动、征集粮食运动、开展借贷运动,还号召农家妇女为战士编草鞋,这些都得到了苏区群众的支持。他特别介绍了扩红运动,即为补充兵源的扩大红军的群众运动。他写道:兴国县24万人,8万参加红军,牺牲42399人;广昌县5万人参加红军;江西省共付出23万生命——占中国革命中烈士人数的9%。作者认为,农民之所以特别拥护红军,是有其深刻原因的:地主富农占有大量土地,而广大农民没有或者只有少量土地,被迫替地主耕种,受地租、高利贷等剥削,过着被奴役被剥削的生活。而共产党主张农民分配土地、废除高利贷、禁止赌博、禁止种植或者吸食鸦片等,“共产党正在建立一种夜不闭户的社会秩序。”作者在写道红军进入贵州时,引用当地谚语“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分银”说明当地农民连奴隶都不如的生活状况。漫漫长征用实际行动“把红军的信息传递给人们大众”,让他们明白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共产党是为穷人打天下的。

书中还有不少着墨不多但令人印象深刻的对红军的介绍。如对留守红军如何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以及贺昌、瞿秋白、何叔衡、刘伯坚等人为了共产主义信仰慷慨赴死的描述;长征编成纵队行军后采用独特方法进行学习:洛甫发明了他自称为“看后背”学文化的办法,战士们在背上都挂块白布,上面写着汉字,边行军边认字,许多人丢掉了文盲的帽子;写毛泽东指挥下红军灵活机动的战术;写贺龙与肖克的生死友谊;等等。

总之,《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告诉读者,史诗般的红军长征,其胜利不是偶然的。

该书简练生动,人物描绘栩栩如生,叙事要言不烦,结构安排多头并进、前后呼应,观点平实、推论合理。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这部书比较及时地向西方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品质。

本文由美行思远留学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xsyedu.com/26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