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实验室(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
1962年10月,美军范登堡空军基地执行了一次特殊的发射任务。在发射台上竖立的阿金纳B火箭运载舱内,搭载的不是卫星与飞船,而是4.3亿根极其细小的铜针。
这便是美国60年代最臭名昭著的一项太空计划——“西福特计划”(Project West Ford)。
那么,美国究竟为什么要往太空发射数以亿计的铜针呢?这些铜针在此后数十年的时间里,是否给人类后续的太空探索计划带来了危害呢?接下来我们将揭秘美国在半个世纪前制定的这份特殊计划。
西福特计划
20世纪50年代,在丘吉尔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后,美苏两极冷战格局已经初步形成,而柏林危机与朝鲜战争的爆发更是加剧了冷战双方的紧张气氛。
为了争夺冷战优势地位,美苏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关键领域展开了激烈竞争,而太空技术就是两国军备竞赛的热点领域之一。
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枚人造卫星“卫星1号”,并成功使其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人类首次突破地球引力的束缚,至此人类进入“太空时代”。
苏联的这一巨大成就令美国人内心苦涩不已,于是美国也随之加大了在航天领域的投入,力求夺回自己的科技领先地位。
1958年,第二次柏林危机爆发,苏联要求英美法在6个月内撤离西柏林驻军,否则将封锁西柏林。对此西方国家表示,即使诉诸武力,西方也绝不撤军。这种在双方剑拔弩张的气氛下,美国开始认真考虑未来苏联进攻西欧的可能性。
但一个明显的问题是,苏联与欧洲之间是陆路交通,而美国援军要想支援欧洲,还需要跨越浩瀚的大西洋。因此,随时确保美国与欧洲盟友之间的通讯联系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这样才能防止苏军重演二战中希特勒的“闪击战”。
抱着这样的想法,美国开始研究利用太空技术提高远程通讯能力的项目。最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林肯实验室诞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它就是“西福特计划”。
该计划的提出者沃尔特·E·莫罗表示,无论海底电缆还是无线电波,稳定性都令人堪忧,例如海底电缆可能被苏军潜艇破坏,无线电波在太阳风暴活动后也将中断讯号。
但若是能在太空中人为制造一片金属反射云,由它代替自然形成的大气电离层,那么远程通讯将彻底不受任何气候因素影响。
计划执行
为了制造沃尔特·E·莫罗设想中的人造金属反射云,美国林肯实验室最终找到了一种可行的材料,它就是长约1.78厘米,直径为25.4微米,总重共达19.5千克的1亿根细小铜针。
当这些比头发还要细的铜针发射到预定轨道后,便会分散开来,从而在太空中形成一朵人造金属反射云,它可以在电离层反射条件较差的情况下继续反射无线电信号,达成全天候的超远程通讯效果。
按照“西福特计划”的最终标准,地球将会和土星类似,拥有一个人造金属云形成的金属环。
于是,在1962年10月,美军秘密于范登堡空军基地执行了“西福特计划”的第一阶段工程,将1亿根细小铜针发射到了距离地面3500公里的轨道上。
不过,令美军意外的是,首次发射的上亿根铜针恰好受到太阳风暴影响,未能按计划散开,也就没有形成理想的金属反射云。
为此,美军特意研究了太阳风暴的活动时间,第二阶段的“西福特计划”在次年重启。
1963年5月9日,美军再度发射了3.3亿根铜针,而这次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数以亿计的铜针在距离地表3500公里的轨道上形成了宽15公里、厚30公里的金属反射云环。
5月14日,在“西福特计划”实施5天后,美军在加利福尼亚州和马萨诸塞州进行了信号传输,证明它具备每秒20000比特的数据传输效率,这相当于1992年电话调制解调器的速度。
然而令美军意外的是,随着铜针逐渐在轨道上扩散,“西福特金属云”的数据传输效率越来越慢,在3个月后,便已经无法建立有效的实时通讯了。
“西福特计划”的结果
同时,美国“西福特计划”向太空发射4.3亿根铜针的做法也引发了国际舆论的强烈不满。
1962年,英国天文协会的科学家联名向美国提出抗议,认为“西福特计划”的细小铜针将会严重干扰人类的天文观测事业。同时苏联《真理报》也批判了美国的做法,认为“美国玷污了人类共同拥有的宇宙空间”。
在国际舆论的巨大压力下,美国声称“西福特计划”的铜针将会在2~3年后陆续掉回大气层,不会威胁人类的其他航天活动。
从70年代起,美苏开始在北极发现“西福特计划”掉落的铜针,大约每平方公里为5根左右。一开始美苏都试图收集这些来自太空的铜针,但由于目标过小、密度过低,最终只得作罢。
当然了,促使美国停止“西福特计划”的并不是来自国际舆论的批评,而是通讯卫星的发明。1965年4月6日,美国成功发射第一颗实用通讯卫星“国际通讯卫星1号”,卫星稳定的数据传输能力顿时让“西福特计划”黯然失色。
因此,这个项目已经被美国彻底废弃。
不过,直到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西福特计划”依然在太空中残留了34万根铜针,目前全球太空机构已经对这些铜针的坐标进行了数据共享,以防对航天活动产生影响。
尽管如此,美国作为最早探索太空的国家,也是制造太空垃圾最多的国家,如此不负责任的做法难免令人诟病。
本文由美行思远留学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xsyedu.com/25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