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生日(莎士比亚生日和忌日)

欢迎关注印客美学——艺术和美学的科普地

四月是一个走在在春末的季节,4.23也是世界图书日。

或许只是单纯的偶然,或许是冥冥之中的注定,4月23日既是莎翁诞生的日子也是这位文豪去世的纪念日。

除此之外,4月23日,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中国思想家魏源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同时,这一天也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中国思想家朱熹的忌日。

所以这一天成为全球性图书日看来“名正言顺”。

“世界读书日”的由来源于一个浪漫的传说

据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4月23日的灵感来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加泰罗尼亚地区有一个大众节日“圣乔治节”,传说中勇士乔治屠龙救公主,并获得了公主回赠的礼物——一本书,象征着知识与力量。

所以每年到了这一天,加泰罗尼亚的妇女们就给丈夫或男朋友赠送一本书,男人们则会回赠一枝玫瑰花。

文学巨擘的诞生日和忌日

其实,4月23日对于文学领域来说是一个具有象征性的日子,因为世界上的一些文学巨擘有的出生于这天,也有的在这一天去世。

因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1972年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出版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当然,在4月23日出生的作家们,均在文学领域做出过一定程度的贡献,文学成就为众人所知。不过,这些文学家除了拥有创作天赋外,他们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

神奇的4月23日

4月23日是莎翁诞生的日子也是这位文豪去世的纪念日就注定了这天的不平凡。

而那么多大文豪的诞生和逝世,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中国思想家魏源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同时,这一天也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中国思想家朱熹的忌日。

也为这天增加了一丝神奇的色彩。

英国文学家莎士比亚

1564.4.23-1616.4.23

当提及莎士比亚时,他在英国文学界的地位就像是李白、杜甫在中国文学的地位一样,4月23日是这位文学巨擘出生和去世的纪念日。

// 斜杠青年

《罗密欧与朱丽叶》

用今天的话来说,莎士比亚其实是一位斜杠青年。他除了剧作家,诗人,导演,莎士比亚在自己的戏剧里出演过角色。他曾演过《哈姆莱特》中开场的先王鬼魂,还有《皆大欢喜》中奥兰多忠诚的老仆人亚当。

莎士比亚其实还是特别有名的炒房客,炒房子为他奠定了经济基础。

他可以写出那么多突破当时文学规则束缚的名著,也与经济上不受约束有关,不会为了当时的商业规则而且影响自己的写作风格。

// 毒舌莎翁

莎翁在剧作中是有许多粗语的,也有很多高明的骂人话,有人称他是“全世界最会骂人”的作家,甚至有人做出了“莎士比亚骂人生成器”。

《威尼斯商人》

莎翁毒舌语录分享:

“瞧他比瞧一只虾蟆还讨厌”

——《罗密欧与朱丽叶》

“要是我再上人家这样一次当,我一定把我的脑髓敲出来,涂上牛油丢给狗吃。”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我要骂你的时候,只要提起你自己的名字就够了。”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莎翁笔下,每个人都有所爱,都有所憎,都有所忧愁,都有所欢乐,但每个故事又风格迥异,他写出了人的复杂性、人处境的复杂性,这是文艺复兴精神,也是莎士比亚跨越时空的魅力。

据说莎士比亚是癌症去世的,也有阴谋论认为,终年52岁的莎士比亚是被他的一个亲戚毒死的。

而莎翁究竟是如何去世的,在今天依然是个谜。

西班牙文学家塞万提斯

1547.9.29-1616.4.22

塞万提斯,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小说家、剧作家、诗人,1616年4月23日在马德里逝世,有评论家称他的小说《堂吉诃德》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

// 间谍身份

《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和桑丘

塞万提斯是一位集作家、士兵、囚犯、军需官和间谍等诸多身份于一身的旷世奇才,他曾为国王腓力二世提供过秘密情报服务,因为在当时的年轻人如果想要出人头地,不外乎三条道路:教堂、海洋和伺候君王。

这位作家选择出海冒险受命于君王,1581年5月,塞万提斯身肩搜集政治和军事情报的使命启程前往奥兰以及莫斯塔甘纳姆(位于今天的阿尔及利亚)为君王收集到了宝贵的情报。

堂吉诃德纪念性风车

// 遗骸不知所踪

1616年4月23日,塞万提斯终于走完了他多舛的一生,命运也和他开了最后一个玩笑——在很长的时间里他的遗骸都不知所踪。

然而最终命运也给出了一份意外的奖励——2015年3月17日,西班牙专家宣布在马德里市中心的圣三一修道院找到了塞万提斯的遗骸。

人文、生物、DNA等专家组成的特别团队正在排查塞万提斯骸骨

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1899.4.23-1977.7.2

4.23出生的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一名俄裔美籍作家,20世纪中叶他在美国生活了整整20年,这期间写出了将他推上神坛的《洛丽塔》。

// 曾被退稿的《洛丽塔》

纳博科夫创作的文学作品《洛丽塔》是在二十世纪受到关注并且获得极大荣誉的一部小说,由于这部小说中或多或少地涉及情色的内容,出版社拒绝出版此小说。

在文学界的观念中,或多或少存在一种“写作正确”的判断,一位作家写的东西刚好在出版社的视野之内,且符合出版社对当下文学的概况的判断,那才是受欢迎的作品,而客观上作家作品好不好,并不能影响出版社编辑的判断。

所以,在纳博科夫给出版社寄过去《洛丽塔》后,受到了退稿,并且还有一句出版社“赠言”:

“我请求将其埋葬一千年”,的确文学界存在的“写作正确”标准,带来的最直接后果便是名著作者遭到退稿信无情的“嘲讽”。

// 酷爱蝴蝶的纳博科夫

纳博科夫除了是位闻名世界的大作家,还是一位痴迷蝴蝶、且极具专业素质的昆虫学家。

纳博科夫曾毫不掩饰地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过,他一生中最大的乐趣莫过于捕蝶,因为蝴蝶艳丽炫目,迷幻而柔弱。钟爱蝴蝶的纳博科夫直至年老之际,依然像一位孩童般手拿网子去草丛中肆意地捉蝴蝶。

// 爱情写手

我昨晚梦见了你

好像我在弹钢琴

你在为我翻着乐谱

——纳博科夫致薇拉 1924年1月12日

纳博科夫与妻子薇拉

作家似乎在骨子里就是爱情圣手,纳博科夫1923年给薇拉写了第一首诗,那是在见到她的几小时之后。

他在一封给薇拉的信中期待这种感情,那时他们有恋爱关系还不足一年:“你我如此特别,这些奇妙之处,除了我们,无人知晓,也无人像我们这样相爱。”

纳博科夫写给薇拉的书信手稿

冰岛作家拉克斯内斯

1902.4.23-1998.2.8

4.23也是哈尔多尔·拉克斯内斯的生日,提及他鲜有人知道,作家的主要作品有《独立之子》、《渔家女》、《唱歌的鱼》、《诗人的时光》。

// 宝藏诺奖得主

《萨尔卡·瓦尔卡》

1955年因小说《渔家女》(又名《萨尔卡·瓦尔卡》)获得了195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为了他在作品中所流露的生动、史诗般的力量,使冰岛原已十分优秀的叙述文学技巧更加瑰丽多姿”。

这位《冰岛之钟》三部曲的作者承继了冰岛古代文学的传统,他如何庆祝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问时毫不犹豫地说:“我要去喝一杯。”

// 冰岛作家的孤独

冰岛靠近北极,因此,每到夏季,即使到了午夜也常有太阳照耀,如同白昼;到了冬天,则恰好相反,有时整天见不到太阳,夜间也变得特别长。

生活没有阳光,精神世界就需要更多物质来填满,有句冰岛谚语这样说:一半的冰岛人写作,另一半则在阅读。

《独立之子》

如果从冰岛人的角度看世界,你就能理解冰岛人的孤独了。

他们一边咀嚼着苦涩的鲸鱼肉和熏海雀、连续3个月见不到太阳、每天十级狂风、经常性地震火山,平时宅家看书,大概就一个人呆着。

《会唱歌的鱼》

中国思想家、文学家魏 源

1794.4.23-1856.3.36

学文科的童鞋都知道,魏源在中国历史教材里可算是能占得一席之地,他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道光进士,官至知州。

著述很多,主要有《书古微》、《诗古微》、《老子本义》、《海国图志》等。

// 被统治者轻视的著作

《海国图志》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不仅着眼于经济、军事,还有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的介绍。

书中记述:“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对付外国侵略者,只有“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然而此书在中国未受到广泛关注,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扑面而来,他们无法接受书中对西方蛮夷的“赞美”之词,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

// 被日本奉为“有用之书”

魏源故居

当清王朝沉迷于最后的王朝荣光时,他们大概不会想到,《海国图志》流传至日本后,日本人如获至宝,通过不断转译翻刻,使之成为日本朝野上下革新内政的“有用之书”。

此后的几年里,《海国图志》仍不断“偷渡”日本。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说:“《海国图志》对日明治维新起了巨大影响,是‘不龟手之药’。”

《老子本义》

巴丹在《阅读改变人生》中提到: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

在今天这个日子里,inkers都读了哪些书呢,不如和小印分享一下。

/欢迎关注印客美学——艺术和美学的科普地/

#历史有文化##莎士比亚##4·23世界读书日#

本文由美行思远留学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xsyedu.com/22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