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特性(管理学的特性包括)
1.管理的定义:
(1) 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 管理的载体:组织
(3) 管理的目的:实现组织目标
(4) 管理的本质: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5) 管理的核心:处理人际关系,人。
(6) 管理的对象:相关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调用的资源。人与物的关系最终仍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任何资源的分配,协调实际上都是以人为中心的
(7) 管理的主体:管理者
(8) 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l 高层——效果——目的——做正确的事
l 中基层——效率——手段——正确的做事,把事情做正确
l 管理在于追求效率与效果的统一
(9) 管理的任务是设计并维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地完成群体目标的过程。(孔茨)
(10) 管理是一种以绩效和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德鲁克)
(11) 管理要解决的基本矛盾是人的欲望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2.管理的性质: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1) 社会属性——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目的性
(2) 自然属性——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必要性
(3) 科学性强调客观规律,艺术性体现实践性和灵活性,两者是内在统一的关系。
3.管理的职能:
(1) 法约尔的职能观: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2) 常见的职能观: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3) 孔茨和奥唐奈尔认为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人事(人员配备)、指挥(指导)、控制。
※管理各职能之间的关系及其表现形式:
(1) 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管理者在行使其他管理职能的过程中总会面临决策和计划的问题,决策和计划是其他管理职能的依据。
(2) 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3) 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4) 决策与计划职能通过方案的产生和选择以及计划的制定表现出来。
(5) 领导职能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
(6) 控制职能通过对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出来。
(7) 创新职能通过组织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更新和完善以及其他管理职能的变革和改进表现出来。创新是各项管理职能的灵魂和生命。
4. 管理者的分类: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1) 高层管理者负责制订有关整个组织发展方向的长期决策。
(2) 中层管理者执行高层管理者的政策及计划、监督和协调基层管理者的活动,
(3) 基层管理者制订短期运行决策,指导非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
5.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6.管理学的特性:综合性,不精确性,应用性7.管理的技能理论:
(1) 根据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和概念技能。
(2) 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技术技能对于基层管理最重要,对于高层较不重要。
(3) 人际技能是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人际技能对于所有管理层次的重要性大体相同。(管理者的人际技能包括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和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
(4) 概念技能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概念技能对于高中来说最重要,对基层较不重要。
(5) 资料前面得多写点,我觉得你们到后面就不好好背了,
8.管理者的角色理论:
(1) 亨利·明茨伯格认为管理者扮演十种角色,又可以归为三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2) 人际角色:(归因于管理者的正式权力): 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
(3) 信息角色: 监督人(获取)、传播者(内)、发言人(外)。
(4) 决策角色:(分析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企业家(发现机会进行投资,开发新产品,新市场等)、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管理者的角色理论常见考法:
能够通过现实中的例子对应出管理者扮演的角色。比如出席社区集会时是代表人,向董事和股东说明组织的财务状况和战略方向是发言人,发明新工艺,提供新服务是企业家角色,同不合作的供应商谈判是冲突的管理者。
※管理者的角色补充:
德鲁克认为管理者扮演的角色或者说责任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管理一个组织(managing a
business),管理管理者(managing manager),管理工人和工作(managing workers and work)
9.管理环境
(1) 管理环境按存在于社会组织的内外范围可以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可以进一步分为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
(2) 一般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自然(PESTN)
(3) 任务环境包括:资源的供应者(供应商),服务对象(顾客),竞争者,政府相关部门。
(4) 哈默和钱皮在《再造公司》中提出 3C,变革,顾客和竞争,其中最重要的是变革。
※根据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环境的复杂性将环境分为四种类型(通常考察实例):
(1) 简单稳定的环境:餐具制造商,容器制造商,啤酒经销商
(2) 复杂稳定的环境:医院,大学,保险公司,汽车制造商
(3) 简单动态的环境:唱片公司、玩具制造商和时装加工企业
(4) 复杂动态的环境:电子行业、计算机软件公司,电子仪器制造商。
10.管理原理与方法
(1) 四个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和效益原理
(2) 五个方法:经济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教育方法,技术方法。
※管理的原理与方法:
(1) 人本原理是以人为主体的管理的思想,效益是管理永恒的主体,效益是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
(2) 行政方法首要的特点是权威性,垂直性。经济的方法是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手段调节各种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
(3) 行政的方法本质是服务,行政方法是实施其他各种管理方法的必要手段。(周,复旦版)
11.几种常见的道德观:
(1) 功利主义道德观:能够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完全按照结果或后果制定道德决策;白猫黑猫论。
(2) 权利至上道德观: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行为才是善的。
(3) 公平公正道德观: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和公平公正的标准向员工支付薪酬。
(4) 社会契约道德观:追求实证和规范的统一,认为只要按照企业所在地区政府和员工都能接受的社会契约所进行的管理行为就是善的
(5) 推己及人道德观:“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道德观的高度概括。
(6) 道德观年年都考,这个重要,
12.道德管理的特征
(1) 不仅把遵守道德规范视作组织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而且更把其视作组织的一项责任。
(2) 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应从社会整体角度看问题。有时,为了社会整体的利益,甚至不惜在短期内牺牲组织自身的利益。
(3) 尊重所有者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善于处理组织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也善于处理管理者与一般员工及一般员工内部的关系。
(4) 不仅把人看作手段,更把人看作目的。
(5) 超越了法律的要求,能让组织取得卓越的成就。
(6) 具有自律的特征。
(7) 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13.影响管理道德因素
(1) 道德发展阶段:前惯例层次(只受个人利益影响),惯例层次(受他人期望影响),原则层次(受个人用来辨别是非的伦理准则的影响)
(2) 个人特征:个人价值观,自信心和自控力。
(3) 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对管理道德影响巨大
(4) 组织文化:有无诚信包容的组织文化对管理道德有重要的作用。
(5) 问题强度:该问题如果采取不道德的处理行为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
※组织结构如何影响管理道德(细节题,大题中的小点):
(1) 组织内部机构和职责分工有没有必要的权力制衡、监察、检查、审计机制,有没有外部群众和舆论的监督。
(2) 组织内部有无明确的规章制度。
(3) 上级管理行为的示范作用。
(4) 绩效评估考核体系会起到指挥棒的作用。
14.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建立道德守则和决策规则;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设立工作目标; 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
※(细节题,大题中的小点):
道德守则是表明组织的基本价值观和组织期望员工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的正式文件
15.企业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与经济对企业所要求的义务。企业价值观主要表现在全体成员对本企业“应当是什么”和“应当做什么”的高度认同。
(1) 工业化初期:股东利润最大化
(2) 工业化中期:企业利润最大化兼顾员工利益
(3) 工业化后期:追求企业相关利益者价值最大化
(4) 后工业化时期:追求企业相关利益者价值最大化同时保护和增进社会福利
※两种典型的观点:古典观(股东)和社会经济观(利益相关者)
※(细节题):
所谓利益相关者,首先当然是股东,其次是员工,然后是消费者,同时也要保证供应商能够共赢
16.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企业一切经营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社区福利投资;社会慈善事业;自觉保护自然环境。
本文由美行思远留学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xsyedu.com/19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