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鲁卡内基(安德鲁卡内基与戴尔卡内基的关系)
每天早晨,当阳光越过美国西部的内华达山脉,洒向太平洋沿岸的时候,居住在加州最南端圣地亚哥市的玛利亚像往常一样醒来。
但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是,玛利亚睁开眼睛,看到的不是自家卧室的天花板,而是空荡荡的汽车顶棚——因为租不起公寓,玛利亚每晚睡在车里。
和她处于类似境况的,还有同一个停车场里的30多位“邻居”。整个停车场,只有一个移动厕所,和几张木桌。他们由一家慈善组织捐赠,是玛利亚和邻居们仅有的共享设施。
整个圣地亚哥市,有3000人以车为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号,“无家可归者”。
(以车为家的生活)
与很多人印象不同的是,这些无家可归的人并不是好吃懒做的流浪汉,相反,他们大多数人都十分拼命的工作,试图摆脱当前的困境。
例如玛利亚就在医院里做清洁工,一天9小时,一周7天无休。同一个停车场里的“邻居”,有日夜兼程的Uber司机、身兼数职的餐厅服务员,甚至还有拿着高薪的程序员。
包括玛利亚在内的很多人,也曾拥有过优渥的中产生活。在她人生的大多数时间,玛利亚一直住在带花园的独栋别墅里。长久以来的体面生活,让她养成了爱干净的习惯。尽管现在住在狭小的车里,玛利亚每天早晨睡醒后,还是会仔细整理床铺。
“这里很多人的车厢一团糟,但我会把它整理干净。因为这是你的家,它很重要”。面对“德国之声”记者的采访,玛利亚略带哭腔的诉说着,这是她对体面的中产生活最后的留恋。
住在停车场里一年了,玛利亚对过往的生活记忆越来越模糊。她一直在试图逃离,但没想却越陷越深。
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自己会落入阶级滑落的陷阱?玛利亚和他的邻居们,也曾不断思索。
阶级的起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和见解。但是对于玛利亚这群人的遭遇,美国的历史会告诉我们线索和答案。
01 世外桃源
“人人生而平等”
——托马斯·杰斐逊
1607年,三艘大帆船载着500名乘客,从英国南部海岸出发,前往了刚刚建立的北美大陆殖民地。
4个月历尽艰辛的远洋航行后,这支船队最终停靠在了今天的美国弗吉尼亚州沿岸。船上乘客建立了英国在美洲的第一个定居点——“詹姆斯镇”,美国的历史就此展开。
在17世纪移民美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500名乘客上岸定居后,其中400个人因为经受不住寒冷和饥饿,没能捱过第一个冬天。
不仅如此,即使这些移民们能够存活下来,也不得不时时面对当地印第安人的敌意。
1675年,英国移民与印第安部落间爆发了著名的“菲利普国王之战”。起因是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一位印第安酋长因病而亡,他的弟弟将酋长的死怪罪到移民们头上。紧接着,3000名印第安战士冲入移民们建立的农庄中烧杀抢掠,600名移民被印第安人杀害,无论男人、女人还是孩子。
自此之后,殖民者与印第安人的关系由友好转为敌对,印第安人的零星偷袭,成为了移民们挥之不去的梦魇。
正因为移民新世界有着极高风险,所以对于当时的欧洲人来说,只有流浪汉和破产者,才会选择去美国寻找出路。
在这之后的100多年中,有许多一无所有的贫民,在欧洲的码头上登上了远洋帆船,开启他们未知的旅程。他们之中有的人葬身于大西洋的风暴之中,有的人则败给了新大陆的疾病侵袭。
而那些幸存下来的人,则成为了美国建国前最主要的人口来源。而他们赖以求生的行当也十分单一,就是从事农业。
(早期北美殖民地)
在地广人稀的北美大陆,移民们获取土地远没有像旧欧洲那般困难。为了鼓励移民,殖民地政府会拨给每个移民家庭50英亩(0.2平方公里)土地供他们开垦,以至于建国前,拥有土地的自耕农成为了美国最为庞大的阶层。
移民背景的纯粹和产业结构的单一,让殖民时代,成为了美国历史上贫富差距最小的时期,欧洲式血腥的阶级革命得以避免。
美国国父托马斯·杰斐逊甚至赞叹:“自耕农们是地球上最珍贵的人。”
今天历史书上所介绍的美国开国元勋们,他们除了政治成就斐然以外,其实也是当时美国最富有的一批人。然而他们和普通农民的财富差距,和今天比起来不过尔尔。
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退休后拥有的土地面积达到了8000英亩,他同时豢养了300名奴隶,被历史书描述为“大地主”。
然而,华盛顿的土地资产不过是当时美国普通家庭的160倍,以今人的眼光看来,连亿万富翁的标准都达不到。这些土地资产流动性极差,后来华盛顿成为总统时,甚至需要借钱才得以搬家到首都纽约。
当时美国最富有的人,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资助者、《独立宣言》的第一位签署人,约翰··汉考克。
作为美国的船运大亨,汉考克去世时的资产达到了30万美元,约等于当时美国GNP的1/714,换算到今天,大约价值300亿美元。然而与杰夫·贝佐斯、比尔·盖茨上千亿美元的净资产相比,仍属于小巫见大巫。
为了进一步追求民众间的权力平等,杰斐逊等开国元勋们,还说服国会废除了继承自英国传统的长子继承法,让土地等财产可以在子女间平均分配。
自此,没有封建领主、以自耕农为社会主体的美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收入分配最为均衡的样本,远好于欧亚各国及新世界殖民地。
然而,美国农民们“天下大同”式的宁静生活并没能持续多久。这个新世界的世外桃源,很快将会被蒸汽与钢铁的洪流所淹没。
02 狂潮
“我应该是富翁,我没有权利当穷人”
——约翰·洛克菲勒
1859年,也就是美国南北战争两年前,24岁的年轻人——约翰·洛克菲勒创业了。
洛克菲勒的童年与少年生活十分困苦。他的父亲,是一个卖假药的骗子,并且生活作风浪荡,每日不着家,在外与人偷情。家里全靠他的母亲把六个儿女拉扯大。
因为生计艰难,洛克菲勒16岁就离家打工,第一份工作是给农产品批发商做会计员。
洛克菲勒当会计员的几年,正是美国工业化起步的时期,铁路、煤炭、钢铁、石油行业逐渐兴起。这些新兴行业风险巨大,但是利润丰厚、前景广阔,让“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人们趋之若鹜。
面对时代赐予的宝贵机会,忍受够了贫穷的洛克菲勒,也主动投身于创业浪潮之中。
他把担任会计员8年所积攒下来的全部工资拿出来,与人合伙成立了经销公司,并立下了挣10万美元(今天价值200万美元)的“小目标”。
而时代也奖励了洛克菲勒的勇气。
创业后不久,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战争中,北方政客全面把持了联邦政府的决策权。为了回报支持他们的工厂主,联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新兴工业,补贴工业品的政策,其中就包括洛克菲勒后来赖以成名的石油业。
在战争与政策的刺激下,北方工厂开足马力生产武器、军需品,供应前线将士。尚处于萌芽的美国石油业一飞冲天,每桶石油的价格由0.35美元直冲13.75美元,上涨近40倍。
嗅觉敏锐的洛克菲勒,果断决定投身于石油行业,开了一家炼油厂。在他高超的运营手段下,炼油厂生意一本万利。
通过在炼油行业里摸爬滚打,洛克菲勒用了短短3年时间,就实现了他挣10万美元“小目标”;他又花了3年时间,让自己成为美国最大的炼油商。
这时候的洛克菲勒,还不到30岁。然而他掌中的石油帝国,已具雏形。
在美国大踏步走向工业化的时代,还有许多像洛克菲勒一样出身贫穷的年轻人,借着时代的红利,白手起家,一举成名。
例如“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因为家境贫寒,13岁就去当纺织童工,然而他在30岁的时候开了自己的钢铁厂;同样是13岁,“发明大王”托马斯·爱迪生在火车上卖报纸,31岁却创办了电灯公司;16岁的亨利·福特在底特律的船坞当钳工,37岁创办了福特汽车;克里斯·亨廷顿则在16岁是挑扁担的旅行小贩,39岁却组织建设了世界七大工业奇迹之一——美国太平洋铁路。
从美国南北战争,到20世纪初的这50年里,这些教科书般的创业故事,不仅激励了很多梦想阶级跃升的底层民众,时代弄潮儿们获得的财富与权力,甚至令旧欧洲的贵族们也感到眼红,以至于后者酸溜溜地嘲讽他们为“暴发户”。
然而对于同一时代下的大多数美国人来说,他们的故事却并不精彩,甚至带着些许悲剧。
在工业浪潮的席卷下,近半数的美国人丢失了田园生活,被裹挟着进入到了熙熙攘攘的城市中。然而由农民向工人的角色转变,并没能为他们的境遇带来什么改善。
尽管这些人工作在新兴行业中,但行业红利与他们无关。大多数工人们过的是卓别林电影《摩登时代》中,一天12小时、勉强糊口的螺丝钉生活。道德沦丧与犯罪,在城市的贫民窟中滋生。
工人们也曾不断地通过抗议、罢工的手段向资本家们讨要利润,要求改善福利,但通常等来的只有警察和拘捕令。
因为南北战争之后,美国政府曾一度沦为资本家的代言人,美国总统派遣联邦军队镇压工人罢工的事情也屡见不鲜。
(垄断资本家们控制了国会)
在资本与权力的双重加持下,少数大资本家攫取了空前的财富。组建了美国钢铁公司、控制了美国一半以上钢铁产量的“钢铁大王”卡内基,其资产可达3800亿美元;垄断石油产业的洛克菲勒,本人资产约等于今天的4200亿美元,这一数字几乎是当今美国首富杰夫·贝索斯净资产的4倍。
但与此同时,美国的阶级矛盾也空前尖锐。从1877年的铁路工人罢工,到1919年的钢铁工人罢工、再到1934年的纺织工人罢工,参与罢工的人数由10万上升到35万、40万,无产阶层反对大资本家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
目睹了这一切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失望的说,“没有什么能比极度的贫穷和极度的富有,更能带来罪恶。”
而卡尔·马克思更是断言:“资本主义必将灭亡。”
03 觉醒
“评价政府的标准,
不在于能否为富人锦上添花,
而在于能否为穷人雪中送炭”
——富兰克林·罗斯福
1904年的一天早晨,时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正在吃早餐。他一边吃着盘子中的香肠,一边打开了一本最近十分流行的、名叫《屠场》的小说。
看着看着,总统突然大叫一声跳了起来,把口中尚未嚼完的香肠残渣吐了出来,又把盘中剩下的一截香肠用力抛出了窗外。
在一旁的侍者十分惊讶,他从未看到总统这样失态,忙上前询问原因,是不是香肠味道不好。
结果总统把手中的小说指给他看。他刚刚看到的小说章节,正在描绘肉类屠宰场的卫生环境,“凡是已经腐烂得再也不能派任何用场的臭肉,连同地面铲起的渣滓一道,用来制成罐头,或者剁碎制成香肠。”
屠宰工人的工作状态更堪称悲惨。“(腌肉工人)指头的关节会被盐酸腐蚀,一个个地烂掉。”
这本小说,是由一名叫做厄普顿·辛克莱的调查记者,在芝加哥的牛肉屠宰场卧底工作了七周后,撰写而成的。
因为吃早餐的雅兴被一扫而光,罗斯福总统懊恼地给这个记者起了个绰号——“耙粪记者”。指他是手拿粪耙,埋头打扫地上秽物的清洁工。
(20世纪初的肉类屠宰场)
然而,其他读到小说的民众们,情绪可比总统愤怒得多。
小说里资本家为了利润欺压工人,毫无道德底线的做派,像一颗深水炸弹,引爆了民众的舆论。
为了回应民众们的愤怒,《屠场》出版后不到半年,美国国会便通过了管理食品安全的《纯净食品及药物管理法》。
受到了辛克莱的成果鼓舞,一批“耙粪记者”涌现出来。如撰写了《叛徒之州》的纽约记者林肯·斯蒂芬,他在文章里揭露了新泽西州政府官商勾结的内幕。女记者艾达·塔贝尔,则记录了垄断巨头标准石油公司黑暗的发家史和不当得利。
在这些“耙粪记者”的奔走呼吁下,美国广大民众终于看清了资本家们的丑陋嘴脸,不再盲目崇拜金钱和造富神话。人民参与政治的也热情空前高涨了起来,他们要求政府有所作为,约束脱缰的资本,缩小收入差距。
为了回应舆情,联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反腐败、扩大民主化的法案——国会议员的任命权,由地方政客交还给了民众。垄断巨头标准石油公司则被发起反垄断调查,并最终于1911年被肢解为30多家地方公司。
这类政治运动的洪流,最终在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子——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时期,达到最高峰。
1933年,当美国在名为“大萧条”的经济寒冬中挣扎时,民主党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了。
借着萧条时期广大民众对现状的不满和愤怒,罗斯福开始向资本家“动刀”,大幅提高富人所缴的个人所得税、资本利得税等税率,劫富济贫。
罗斯福总统对于工会的坚定支持,更是具有革命性。在他执政时期,通用汽车等大型企业的工人,纷纷自发组建工会,通过罢工等斗争形式,向雇主争求福利待遇。
1948年,在17万工人历时113天的罢工之后,通用汽车和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签订了《底特律条约》,这份条约成为了战后30年,各大企业薪酬福利的模板。
《条约》规定,在5年时间内,通用汽车每年按一定比例为工人们增加薪水。同时公司还将承担员工的医保费用和退休金。
《底特律条约》,标志着历时长达一个世纪的工人运动,终于以无产阶级的全面获胜而告终。美国无产阶级从此像资本家一样,有了资本红利的分配权,从而跃升成为中产阶级。
罗斯福“新政”以及工会运动的成功,让福利社会理念在二战后播撒到美国民众的心中。到50年代中期,美国工会规模已经较罗斯福新政时期翻了三番,每三个企业雇员中,就有一个是工会成员。
为了讨好这股巨大的政治势力,即使是最传统保守的共和党人,也不敢违逆“福利社会”的理念,二战后的共和党总统艾森豪威尔,甚至还将富人的最高税率进一步上调至92%。
在收入分配与税收政策的强力调节下,战后30年,美国的阶级差异史无前例地缩小了。这种橄榄型的社会结构,让美国重新找回了建国初期“世外桃源”般的感觉。
1959年,当时为艾森豪威尔担任副总统的理查德·尼克松,在莫斯科与赫鲁晓夫上演了一场著名的“厨房辩论”。
(尼克松与赫鲁晓夫的厨房辩论)
为了讽刺苏联所宣传的“共产主义社会”下的普遍贫困,尼克松列举了一系列美国中产阶级所享受的物质好处:四分之三的家庭拥有自己的房屋、5600万辆汽车、5000万台电视机、1.43亿台收音机……
他说:“美国才最接近无阶级社会、是所有民众共同繁荣的典范。”
04 反扑
“富人阶级发起了战争,而我们正在赢得战争”
——沃伦·巴菲特
1987年,位于俄亥俄州诺伍德市(Norwood)的通用汽车工厂,永久的关上了大门。门外面,4200名工人和他们的家属在聚集抗议着。
(通用汽车诺伍德工厂)
这座工厂,曾经是通用汽车劳资纠纷的爆发地。15年前,这里的工人掀起了长达174天的罢工,打破了通用汽车最长罢工时间的记录。
在长时间的罢工中,1100辆装配中的雪佛兰轿车因为质量标准过时,不得不被淘汰拆解,造成了千万美元的经济损失。
自此之后,通用汽车的高管们便谋划着搬迁这座工厂。15年之后,两个因素终于促使他们的计划得以成行。
一是80年代,更为便宜好用的日本、德国汽车,冲进通用汽车的大本营——美国攻城略地。在多年的劳资纠纷与妥协中,通用汽车的员工工资上涨太多,以至于相比外国公司,通用汽车毫无成本优势,在竞争中节节败退。
业绩压力下,将工厂搬迁至人力成本更为廉价的海外,被通用高管们重新提上了日程。
第二个因素,则是政治风向重新吹向了商业和资本家们。
1971年,即将担任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刘易斯·鲍威尔,为美国商会提交了一份私人备忘录。作为权贵阶层和保守派人士,鲍威尔在备忘录中,批评美国的企业领袖们向劳工阶层献媚,采取“绥靖、不作为、忽略问题”的态度。
他为美国企业家们制定了一份夺取政治话语权的路线:由商会领衔,把所有相关企业组织起来,利用巨大的资金优势,共同向华盛顿进行游说。
鲍威尔的宣言,吹响了商界向政治领域反攻的号角。10年时间内,游说机构在华盛顿如雨后春笋般成立,代表商界利益的的说客猛增到1.7万名,平均每位国会议员都有130名说客为其服务,这一人数是代表劳工利益说客的几十倍。
杜邦公司、通用电气、通用汽车、花旗银行等美国大型企业的CEO,更是创立了著名的商业圆桌会议,创造与国会大人物们见面的机会。他们用集体的影响力,推动反工会、反税收、反监管等各个领域的政治进程。
(奥巴马在商业圆桌会议上演讲)
而普通民众的政治声音,就这样被淹没在了金钱的汪洋大海里。
在商界的共同努力下,80年代一个亲商业、反劳工的总统——罗纳德·里根上台了。
1981年里根上任仅3个月,就铁腕镇压了一场罢工行动,开除了1.2万名参与罢工的空中交管员,给工会立了一个下马威。
正是在里根的支持下,通用汽车高管们实现了抛弃诺伍德工厂这一个“烫手山芋”的夙愿。
随着80年代美国企业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东亚、墨西哥,昂贵的人力成本得到削减,企业利润突飞猛进,股票市场一路长虹。
里根由此自信地宣告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而自己则是带领美国走出70年代通胀泥潭的大功臣。
然而他隐而不言的是,这种做法的代价,却是美国制造业岗位的快速流失。
失去大企业的高薪岗位后,曾经的中产阶级工人们,只得像住在停车场里的玛利亚一样,寻找清洁工、服务员这样的底薪服务类工作,不但时薪挣扎在最低工资标准附近,医疗保险、养老金等福利更是奢望。
1999年3月29日,在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美股道琼斯指数收盘突破了10000点大关。《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这一喜讯。
华尔街的投资人们举起香槟,庆贺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他们向19年前,开启这场历史性大牛市的里根总统致敬。
遥想里根总统宣誓就职的时候,道琼斯指数才刚刚站上1000点。后来,因为这场10倍的大牛市,不少人飞黄腾达,巴菲特、比尔·盖茨等名人富豪,在这场牛市中登上了《福布斯》排行榜。
但是华尔街上举杯庆贺的人应该不会知道,此时在美国的老工业区,失业的中产阶级正如雨滴般无声滑落。财富故事与底层悲剧再度碰撞,时间仿佛又倒回100年前,那个依靠资本、而不是劳动致富的镀金年代。
05 陷阱
“贫富差距是美国最危险的事情。”
——艾伦·格林斯潘
在俄亥俄州诺伍德市隔壁,车程仅40分钟的地方,有一个叫代顿(Dayton)的城市。
通用汽车诺伍德工厂关闭20年后,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通用汽车在代顿工厂也关闭了。不过幸运的是,这里的工人在几年后等到了“玻璃大王”曹德旺来此开厂,后来便有了纪录片《美国工厂》里的一幕。
但是对于这些幸运保住工作的人们来说,未来的中产生活,依然处处充满危机。
在他们的人生周期当中,教育、住房、医疗,将会成为他们不得不跨越的“三座大山”,稍有不慎,就有阶层跌落的风险。
随着美国产业的升级换代,高薪岗位越来越集中于金融、互联网等少数行业。面对日渐抬高的工作门槛,中产家长们不得不大手笔投资于子女教育。
其中,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美元的私立大学学费,成为了让所有家长头疼的一笔支出。
要知道在美国,储蓄并不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看着即将走向大学校园的子女,大多数美国中产家长深感囊中羞涩。
但与此同时,有钱人家却在子女教育上,向中产阶层发起了大举进攻。除了人们所熟知的大学捐赠通道,可以将子女轻易地送进名门高校以外。去年年初,斯坦福、哈佛等顶尖大学还爆出电影明星、华尔街银行家贿赂大学体育教练、购买体育特长生资格的丑闻。
在金钱的左右夹攻下,中产家庭如果不能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其后代必定难以找到体面工作,代际间的阶层跌落,将成为定局。
这是中产家庭面临的“第一道陷阱”。
而中国人普遍关心的住房问题,也美国中产家庭所面临的“第二个”陷阱。
80年代开始,为了促进经济繁荣,美联储在新一届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的领导下,大开印钞机,向市场投放过量货币。其中很大一部分美元流入了房地产市场,推动东西海岸大城市的住宅价格连番上涨。
在工资上涨与房价上涨的赛跑中,80%的美国人都输掉了这场比赛。对于还在租房的中产家庭来说,租金上涨将成为了难以承受之痛。
在美国科技企业最为集中的旧金山,当地居民拦截科技公司班车,抗议这些公司推高当地房价和租金的新闻,已经屡见不鲜。
(旧金山居民对科技公司的抗议)
而在高通公司的总部所在地圣地亚哥,不少像玛利亚一样的人,成为了少数大公司发达背后的牺牲品。他们在加重的租金压力下,不得不离开曾经的舒适家园,退缩进停车场里。
即使有些美国人工作在新兴产业,赶上了21世纪财富列车,他们还要面对最后一个“阶级陷阱”——医疗。
这一点,玛利亚的邻居、同样接受了记者采访的埃里克深有体会。
在停车场的众位邻居中,作为程序员、曾经每年赚10万美元的埃里克显然是个异类。
因为过重的工作压力,埃里克不幸患上了心脏疾病。随之而来的医疗账单,很快就烧光了埃里克的所有积蓄,让他也不得不退掉房子、住进停车场里。
在美国,因为医疗、制药企业游说力量的存在,医疗价格居高不下。美国人每年花在医疗方面的开支高达GDP的12%,比其他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高出了一倍。
昂贵的医疗服务,让无数身患疾病的中产者节衣缩食,甚至变卖家产。为了省下看医生的钱,住在停车场里的埃里克,每天还要去披萨店里,向店员讨要免费的边角料吃。糟糕的生活境遇,不仅折磨着他的身体,更折磨着他的自尊。
一个小小的停车场,记录着30多个人不同的经历和故事,但却有一个主题——中产阶级的消亡。
在2020年的美国,这样的停车场还有成千上万个。因为聚光灯照不进这里,他们的身影很难引起公众的注意。
但是,与聚光灯下创业致富、升官发达的励志故事相比,这些被卷入历史车轮下的小人物,他们的经历或许更加重要。
今天的中国,正在沿着美国走过的路飞速地前进。这些美国人曾经遭遇过的历史浪潮、掉落过的财富陷阱,今后我们大多数人也将会遇到。
通常太多人在思考成功,但却忽视了怎样避免失败。这个时候,美国穷人们的故事,就更加值得我们去揣摩和总结。
虽然个人的力量不足以扭转历史的大势,但是一个小小的选择和转身,或许就会带来不同的人生结局。
(全文完)~
大家一定记得留言、点赞,然后关注“浪潮全球政经”啊。
本文由美行思远留学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xsyedu.com/17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