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尔摩斯的作者(福尔摩斯的作者是谁)

1930年7月7日,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去世,他被世人喻为“福尔摩斯之父”,但他却说:“如果人们只记得我创造了福尔摩斯,那我这辈子就失败了。”

很遗憾,90年过去了,这个世界上的人们还是只记住了他创造的福尔摩斯,而不是他写的历史小说。

那么柯南·道尔的一生是失败的么?可这世界又有几个人能在去世之后90年还被人念念不忘呢?他无数次想“杀死”的福尔摩斯,但90年的时光证明,福尔摩斯比他更有影响力。

今天,英国伦敦的贝克街上竖立着福尔摩斯而不是柯南·道尔的雕像。因为福尔摩斯,柯南·道尔才被后世铭记,这是幸运,还是不幸?

伦敦贝克街上的福尔摩斯雕像

还记得小说开头华生初登场的形象吗?那时候面黄肌瘦、虚弱憔悴的华生落魄地行走在伦敦街头,而当时的柯南·道尔也正是这样。柯南·道尔童年时期家道中落,他后来投身医学,准备当一名医生。

毕业后,他的行医生涯并不成功,但也因为病人少,给了他用写作打发时间的可能。他最初对写作发生兴趣主要是因为这是一个赚钱的办法,可写了多篇作品却收效甚微。最初的八年,道尔共发表了三十篇小说,但真正给他带来声誉的只有一篇,那便是《血字的研究》(也有译成《暗红色研究》)。

这是一部遭遇三次退稿的作品,在这部1887年刊登的作品中,享有世界声誉的侦探福尔摩斯首次登场。

柯南·道尔

文学中的形象很难凭空出现,如果说在早期,华生的形象是柯南·道尔,那么福尔摩斯形象则来自他生活中需要仰视的人。

爱丁堡大学约瑟夫·贝尔教授的形象与他笔下的福尔摩斯极其相似:身材瘦削欣长,棱角分明的钻石脸,细长的鹰钩鼻,下颚方正而突出。“强项是诊断,不仅针对疾病,而且包括一个人的职业和性格。”柯南·道尔在自传中这样描述贝尔教授。他还提到一个著名的例子:一名素未谋面的男子走到贝尔教授面前,贝尔经过仔细观察后便说出这名男子是“退役不久,参加的是高地团,驻巴巴多斯…”这些推论经过验证全是正确的。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不知不觉中,柯南·道尔逐渐从华生走向了福尔摩斯。1908年,一名经营赌场的德国人奥斯卡·斯莱特被控用棒子袭击一名老妇人,被判为死罪。后来柯南·道尔重新审视了该案件,运用了福尔摩斯在王冠宝石案中的分析能力,捅破了控方辩词的漏洞,以一篇《奥斯卡·斯莱特之案》证明斯莱特的清白。书中的神探是福尔摩斯,现实中的神探便是柯南·道尔本人。至此,福尔摩斯与柯南·道尔重叠在了一起。

福尔摩斯题材影视剧至今深受观众喜爱

福尔摩斯让柯南·道尔重新回到了上流社会,但对已拥有爵士身份的柯南·道尔而言,福尔摩斯这个名字,似乎在不断提醒他卑微的过往。更重要的是,福尔摩斯似乎还在争抢他获得的地位,人们只关心福尔摩斯,甚至连写给他的信也写着“寄给福尔摩斯爵士”……

他曾经尝试“杀死”福尔摩斯,在1893年《最后一案》中,柯南·道尔安排福尔摩斯和他的死敌一起葬身莱辛巴赫瀑布。但这时的福尔摩斯,他已经“杀不死”了——愤怒的读者们在手臂上戴上黑纱,去柯南·道尔家门口抗议,从世界各地而来的电报都在谴责他。

对抗十年之后,柯南·道尔不得不在1903年《空屋》中让福尔摩斯“复活”,直到1927年,福尔摩斯以“隐居”的方式才使得故事完美画上句号。三年后,道尔去世。从1887年到1927年,他与福尔摩斯纠缠、斗争的41年随之结束。

如今,在英国伦敦的贝克街上,依然竖立着福尔摩斯的雕像,关于柯南·道尔本身却甚少有纪念标志和仪式。这位生前曾挣扎着摆脱福尔摩斯、甚至不惜亲手杀死这个虚构人物的柯南·道尔,没想到逝世后依然因为福尔摩斯才被后世铭记。(成风 毛渝川)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本文由美行思远留学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xsyedu.com/14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