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是什么意思(上海中考跨学科是什么意思)

最近一位妈妈在我们后台提问:“我想知道萌塔教育有跨学科的内容吗?”

这位妈妈告诉我们,最近感觉总是看到这个概念,好像知道是什么回事,但又不清楚具体怎么样,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关键是最近上海公布的中考改革也提到了“跨学科”这个东西。

跨学科其实是国际教育里面比较常见而且重要的概念,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一个主题/观点,把学科交叉联系起来一起学习,如物理+化学,历史+政治,英语+生物等等。

以萌塔教育的Level1科学探究学习第二学期“生物与与环境”的课文——《动物的生存需要什么?》为例,就是很典型的跨学科学习(课文原文为英语):

在这节课中跨学科就具体体现为(图为中文辅助解说,学习原文为英语):

英语(课文阅读&理解)+生物(文中以及发散提到的各种动物)+物理(空气、水)

这样学习不但不会让学生产生混乱,反而会因为学科间紧密的横向关系而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并且相对于传统的学习方法有额外的收获:

1、减少记忆的成本:一个知识点便可以把两个学科的相关知识点记住,提高学习效率;

2、不再偏科:可以产生“一带一”的意外收获,原本可能偏科、或者是讨厌某一门学科的学生,却通过融合了喜欢的学科和不喜欢的学科的知识点,更加有耐心和兴趣去研究;

3、创新思维:跨学科同时学习,能够培养更加灵活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思维的发散和更具有创造力。

然而,国内课程体系是全面,但却是互相孤立,并且单向发展的,与跨学科的“综合、横向切入”不同。这样的课程体系特点是“纵向发展”的,传统单个学科学习的好处是,因为不受任何干扰,学生可以在一个学科领域内纵向深耕,最后做得足够专业。

缺点是不现实并且没有必要的。

首先有一个大问题:学生要学习的科目类别繁多,但人的一天时间都是有限的,只有24小时,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同时纵向研究这么多学科,哪怕是已经分成分理科班,那么也需要同时在四五门学科里面纵向深究,才可能把其他学子甩开,这样依然有很大难度。

另外,从日后择业发展方向来看,每个人可能最多也就是从事三四个领域,大多数都是专注在一两个领域,那么一些可能完全不适合自己的学科,也就没有必要现在就花大量精力和时间去做到“足够专业”的程度了。

最后,由于传统学习最后都会更加注重深层次和抽象的理论知识,因此容易脱离实践纸上谈兵。传统教育中科目数量众多,密集知识的灌输使得学生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消化,实践的时间自然就会被一再减少,直至最后直接被忽略。

因此传统的课程模式是保守和缺乏实用性的。很显然,通过一些大知识点和主题来互相联系学习的跨学科学习模式,更具有优势。

近年来素质教育的提倡,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对全方面综合人才的需求,使得不少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被引进,并且被不断优化成为更适合国内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的跨学科的学习优点被国内不少教育专家重视。

而来自哈佛的萌塔教育则是其中的深耕者,利用国际先进的探究学习教育方法+跨学科课堂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

萌塔教育为中国小学生(适用于5-10岁的学龄儿童)所定制的国际小学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跨学科

万物之间其实都是存在着关联的,目前萌塔教育上线的英语语言与文学探究课程、科学探究课程、社区探究课程等,正是采用本文所提到的跨学科学习方式,以主题横向跨越,把多个学科串联在一起探究学习,形成特色课程。

探究学习方法

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注重激发引导学生的独立学习内驱力,通过激发兴趣-导入知识点-归纳整理知识点-进一步研究-展现学习成果-展开行动和反思这六大循环学习步骤,来帮助学生真实消化知识,并且为己所用。

实践性

萌塔课程重视实践性,所有课堂中所学习到的知识点,都会在课后设计相应的作业(科学实验、社群活动等等)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身体力行而非单方面给大脑“加重负担”。

内在综合素养

学习知识并不只是为了在考试中顺利地通关升级,而是让这些知识为日后人生有所帮助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学习本身,来为内在的各方面能力获得提升。萌塔国际小学课程的设计,是能够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社交能力等,这些在学习和职场中都非常看重的能力。

国际视野

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迅猛,并且成为全球第二经济体,哪怕是不出国,萌塔教育的沉浸式英语学习、双语思维和创意能力等的特色学习元素是学生国际视野养成的最好选择。

本文由美行思远留学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xsyedu.com/12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