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生活(俄罗斯生活水平和中国相比)
自2月开战以来,俄乌冲突已持续了快300天。莫斯科原计划发动一场闪电袭击,速战速决,把战争对经济的冲击减少到最低程度。谁料,战局演变成了拉锯战,和平遥遥无期。
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俄罗斯已遭到欧美国家近6000次制裁,其中50%集中在开战之后。累积在俄罗斯头上的制裁数量已超越伊朗和叙利亚,名列全球第一。
这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俄罗斯正面临越来越严厉的经济制裁,每个生活在俄罗斯的人都感受到了凛冽的寒冬,衣食住行没有原来方便了。
1、与欧美的交流全面中断
众所周知,俄罗斯富豪喜欢去伦敦消费。随着“禁航令”全面生效,欧美国家不再欢迎俄罗斯人。
一位在伦敦读大学的女生表示,自己的留学签证还有两年时间,但她现在找不到合适的航班去英国。“圣彼得堡没有直飞的航班,整个俄罗斯都找不到直飞。我只能从土耳其转飞,但票价太贵了,开战前300美元的飞机票,现在要1000-1500美元。”
更倒霉的是,在留学期间,该女生交往了一位英国男生,也因两人对战争的态度不同而分手。
圣彼得堡与芬兰交界。开战前,圣彼得堡市民很容易申请到芬兰的签证,五年内可无限次数往返两国之间。每逢周末,圣彼得堡市民很喜欢排着队去芬兰购物,享受发达国家的免税商品。
如今,芬兰拒绝所有给俄罗斯人的签证,两国边境陷入封闭状态。圣彼得堡市民不得不忍受国内日益高涨的物价和山寨品牌。
乐高改名“方块世界”;Nike改名NSP;星巴克改名“星咖啡”,标志性的美人鱼商标变成了俄罗斯姑娘;麦当劳改名“就是这么好吃”,一个很土的名字,很多俄罗斯人吐槽说:“改名后,变的不好吃了,价格也贵了。”
虽然莫斯科极力想向国际传达:这些国外品牌除了改了名字外,其他一切正常的消息,但外资主体确实在逃离俄罗斯。
它们收回了品牌经营权,将店铺卖给俄罗斯商人,自己仅充当上游产品的供应商,不直接参与经营。
例如,俄罗斯共有850多家麦当劳,改名“就这么好吃”后,恢复经营的门店仅400多家。有近一半的门店仍处于关门歇业的状态。
这样的现象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购物广场随处可见:大部分外国品牌大门紧闭,停业已近300天。据购物广场经理透露:品牌的租约一年一签,已经11月了,仍没收到要续约的消息。
2、唯一的“好消息”:房价跌了!
俄罗斯人正饱受通胀之苦。由于供应链部分中断和汇率震荡,俄罗斯食品价格大幅上涨。超市日用品价格平均上涨10%-20%。
每天要喝的牛奶,价格从25卢布涨到了32卢布;酸奶从36卢布涨到了57卢布,越是高频消费的商品涨幅越大。
一位退休工人抱怨说:“我现在不敢去饭店吃饭了,太贵了!原来一道开胃菜是590卢布,今天我过去一看,涨到了710卢布,吃一顿饭要花5000多!我退休金15000卢布,不够吃三次的。”
这位退休工人生活在圣彼得堡,退休金在俄罗斯算高的,二三线城市退休金仅8000-10000卢布,他们的生活状态可想而知。
俄罗斯央行预测:今年全国物价将上涨20%,GPD缩水10%。一增一降,相当于俄罗斯民众的钱包缩水30%,处于1991年以来的最差水平。
唯一的“好消息”可能是莫斯科、圣彼得堡的房价结束了连续两年的高增长,首次出现了下跌的现象。
2020年-2021年,莫斯科、圣彼得堡的房价如脱缰野马,一飞冲天,年均涨幅超过20%,原本17万卢布出头的房价,一下子暴增至25万卢布/平米。俄罗斯年轻人直呼“买不起”,租金跟着大幅上涨。
动员令下达后,欧美媒体说有“百万人逃出了俄罗斯”,俄媒坚称只有“十万人不到”。人口的流失+外国品牌的撤出,重创了房地产市场,房价小幅下跌了10%。
俄罗斯年轻人却高兴不起来,平均工资跟着下降了2%,房子不是天天要买,牛奶是天天要喝,高起的物价和下降的工资让年轻人倍感压力,他们对未来疑虑重重。
有名毕业的大学生无奈地表示:“我知道今年工作不好找,从4月份开始,我投送了30多份简历,希望争取一个不要工资的实习机会,但没有人回应我。”
3、中国汽车意外走红
外国汽车品牌尽数撤离俄罗斯,4S店拿不到零部件,无法售后维修,使得近期想换车的俄罗斯人望而却步。
俄罗斯本国品牌拉达,战前根本卖不动,战后吃到外资撤退的红利,坐地起价,宣布全系车型涨价15%。
这种趁火打劫的行为,引发了广大俄罗斯网友的不满,他们在网上吐槽说:“我宁愿不买车,也不会买拉达。”
外资和本地品牌空出来的市场,意外捧红了中国汽车。数据显示:今年,中国品牌汽车在俄市占率从3%暴增至12%。26%的俄罗斯人在购车时会选择中国品牌。
尤其是俄罗斯年轻人,对中国汽车好感直线上升。莫斯科街道上经常可见到长城哈弗、奇瑞瑞虎、吉利远景的SUV。
一位4S店销售透露:中国卖到俄罗斯的汽车,大部分是中端车,中国人不想和俄罗斯国产的低端车打价格战。低价高配是中国汽车在俄罗斯战无不胜的法宝。
俄罗斯中老年人,对中国汽车依旧表现出不屑,他们宁愿高价买国产车也不愿意考虑中国车。
最典型的一个评价是:“中国车都是山寨货,奔驰的车头、大众的车身、奥迪的车尾。开两年就坏了。”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买的俄罗斯国产车,70%的零部件是从中国进口的。
在一次采访中,一位美女主持人拿着一瓶果汁问普京:“先生,我喝这个品牌的果汁十年了,但最近他们包装盒上颜料的供应商退出了俄罗斯,现在包装盒变成了白色,听说包装盒的公司也要退出俄罗斯,请问以后我们拿什么装果汁呢?”
普京略显尴尬地回答了八个字:“寻找替代,自力更生。”这或许是对未来俄罗斯经济最好的注脚。
作者:江左佑安
本文由美行思远留学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xsyedu.com/11774.html